人类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教训。80年前,人类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坦克会战——库尔斯克战役。在这场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当中,德军在开战前一系列决策失误,间接影响了整个战局。而在如今的俄乌战场上,乌克兰也犯下了跟当年德国一样的错误,导致反攻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5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了乌克兰、美国以及欧洲国家的30多名高级官员的谈话内容,称随着扎波罗热大反攻的失败,基辅和华盛顿都在互相指责对方的过错。

按照美国方面的说法,从2022年底开始,北约和乌克兰就在反攻扎波罗热的问题上出现了巨大分歧,北约希望乌克兰从2023年4月份开始发动进攻,趁着俄罗斯还未在扎波罗热一线设置好防线,一鼓作气击穿俄军、兵锋直指亚速海、切断俄军补给线,进而收复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大片失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乌克兰方面却犯了跟二战德国一样的错误,当年德国的曼施坦因提出了2个方案,一是突袭,趁苏军在突出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抢先发动进攻;二是打防守反击,让苏军先进攻,等到苏军力量被消耗之后,德军实施反攻。结果希特勒哪一种方案都没选,而是修改了第一种方案,将德国进攻时间推迟了,等待虎式、豹式等新型坦克的到位,然后对苏军防线发起进攻,等于是将一场突袭变成了强攻。

希特勒的拖延,给了苏军至少2个月时间加固防线,等到库尔斯克战役开打的时候,苏军已经建立了三道纵深梯次防御线,德军的钢铁洪流撞到了钛合金钢板,最终损失了36万人、1500多辆坦克、上千架飞机。苏军伤亡虽然更大,但是成功守住了防线,标志了苏德战场开始攻守逆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说乌克兰当年也属于苏联的加盟国,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祖父更是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乌克兰高层不可能不熟悉库尔斯克战役,也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结果却犯了跟德国一样错误。原本北约建议4月份发起进攻,但是乌军总指挥扎卢日内却坚持要等到更多的西方武器到位,并以天气、路况等理由拖延进攻发起时间。

一直等到6月4日,乌克兰才正式发起了大反攻,足足给俄军留了2个月时间加固防线。在这期间,俄军修筑了大量屏障、战壕和其他障碍物,这些防御措施遵循了教科书式的苏联标准,并铺设了长达几公里的地雷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事实也证明,俄军学当年苏军在库尔斯克一样挖战壕、铺地雷,方法虽然老套,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乌克兰反攻刚开始的时候,前锋部队就被困在雷场动弹不得,每当乌军试图使用扫雷设备来清理雷场的时候,就会遭到俄军直升机、无人机和火炮的精确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美媒的爆料,反攻进行到6月15日的时候,乌克兰与北约就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在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会议室内,美国国防部长与乌克兰国防部长当面对质,前者质疑乌克兰的进攻战术,认为乌克兰没有发动更大规模的机械化进攻,也没有使用烟雾来掩护进攻部队;后者则抨击西方提供了许多残次品,比如许多装甲车缺少履带、无线电设备。总之,在反攻开始不到2周时间里,沮丧的气氛就开始在北约内部蔓延。

随着冬季的来临,乌克兰部队已经开始转入全线防御,乌军最高指挥官扎卢日内承认,战争已经陷入僵局。甚至连泽连斯基都坦白:乌克兰并未夺回有战略价值的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相较于纸上谈兵的北约,乌克兰军队也有自己的发言权,并不能将反攻失利的原因一股脑推卸到乌军身上。比如到了4月底,乌克兰用于反攻部队的装备配给率只达到了80%,并且西方送去的武器大多都是即将退役的残次品,乌克兰拿到手之后需要先维修然后训练。

更重要的是,北约给乌克兰制定的是一份“以命换命”的战术,要求乌克兰集中兵力在一个点,朝亚速海方向发起强攻,攻坚旅负责啃下俄军筑垒地带,突破旅切断俄军从俄罗斯到克里米亚的陆路,预计大约90天就能打到亚速海海岸线,只不过代价是乌克兰将损失大约40%的士兵与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计划如果下放给北约作战部队,恐怕作战计划制定者会被送上军事法庭,完全就是把士兵当敢死队在用。只不过北约才不在乎乌克兰死多少人,乌军阵亡数字在北约指挥官眼中只是无意义的数据,只要乌克兰还有兵源,死多少都不要紧。

可是乌克兰自己不能不考虑伤亡问题啊,虽然之前乌克兰频繁宣传大捷消息,但只有乌军高层自己知道乌克兰阵亡了多少士兵,如今乌克兰军队中都出现了孕妇和老人的身影,兵源状况可见并没有想象中的宽裕,乌克兰若是以阵亡40%官兵来换取反攻胜利,恐怕明年就面临无兵可征的地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北约军队的作战经验,对乌克兰来说并不具备多少参考意义。北约每次打仗都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地面进攻部队根本不需要打硬仗,往往只需要承担空袭后的收尾工作。并且长时间在伊拉克与阿富汗摸爬滚打,让美军习惯于打治安战,根本没经历过类似俄乌冲突这样的硬仗。

乌克兰现在打得是北约从未经历过的战争模式:战场上到处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式的战壕,同时遍布无人机以及精确制导炮弹,乌克兰还没有空中优势。这导致北约所作出的兵棋推演结果,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因此在反攻开始后不久,乌克兰就放弃了大规模装甲进攻的战术,让乌军改为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试探性进攻,在广阔的1000英里长接触线上,跟俄军打起了僵持战,这样的战术虽然拯救了许多乌军士兵的生命,却导致乌克兰在任何一个进攻方向上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所谓的大反攻打成了添油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终导致乌军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北约和乌克兰都低估了俄军的实力。美国在年初得到的消息是:俄罗斯损失了2000多辆坦克、20万名士兵,这让北约产生了轻敌情绪,认为乌克兰只要继续发起进攻,胜利就唾手可得。然而北约都忽略了一个事实,纵观苏俄的战争史,他们不擅长进攻,但是打起防御战绝对相当有造诣,当年就连在欧洲战无不胜的纳粹德军,最终都倒在了苏军面前。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乌克兰某些军官在“养寇自重”,有意让俄乌两军维持焦灼状态,以便长期向西方索要军事援助,然后中饱私囊。事实上贪污军援在乌克兰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毕竟打仗的时候想要伪造武器损毁纪录简直再简单不过了。而且乌克兰国家调查局也已经承认:本国共有57万件武器丢失,其中包括西方援助的重型武器。不少乌克兰军官依靠倒卖武器赚得肚满肠肥,俄乌冲突变成了他们发财的机会,这些人又怎么可能轻易让俄乌冲突结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美国人也不是白内障,乌克兰内部那些丑事他们一清二楚,之前碍于反俄大计才没有计较。现如今俄乌冲突陷入僵持,美国人也没傻到任由乌克兰薅羊毛,最近美国的两句话,足以让泽连斯基如坠冰窟了。

首先是12月3日,在里根国防论坛上,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昆顿·布朗表示:任何一场军事冲突都不能单靠军事手段加以解决,最终都存在外交解决方案,美国可以推动外交解决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这个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属于美军最高级别军职,直接向美国总统和美国国防部长负责,他的话基本可以代表五角大楼以及白宫了。

现在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站出来表示俄乌双方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冲突,简直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乌克兰:该考虑谈判了。

而在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美国可是坚定支持乌克兰打下去的,甚至扬言只要还有一个乌克兰人在抵抗,美国就会继续保持援助。可如今连美军最高级别将领都呼吁乌克兰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冲突了,只能说明美国真的打算撤了,先提前给乌克兰打声招呼。

12月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又表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的能力已“见底”,乌克兰将面临“非常艰难的冬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拜登政府向国会申请为乌克兰提供6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但是却遭到了共和党掌控下的众议院的否决。美国国务院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美国已经拿不出钱来继续援助乌克兰了,这个冬天乌克兰只能自求多福了。

美国先是通过最高军事长官喊话,为俄乌进行谈判造势;之后美国媒体恰好又发表了关于反攻失败的报道,将责任扣到乌克兰头上;最后美国国务院又站出来哭穷,对外宣称美国已经拿不出钱来继续援助乌克兰了。

这三件事可谓环环相扣,目的就是告诉世人:美国已经尽到了帮乌克兰反攻的义务,是乌克兰自己搞砸了,现在美国已经没钱了,那么乌克兰理应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军事冲突,若泽连斯基依然想打下去,就属于胡搅蛮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美国来说,乌克兰充其量算是自己收的“义子”,以色列才是“亲儿子”,现在以色列在中东有难,美国肯定优先保证“亲儿子”的补给了。况且美国利用乌克兰消耗俄罗斯的目标基本达成了,欧盟跟俄罗斯的关系也彻底闹僵,现在正是美国见好就收的机会。至于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自始至终都不是美国关心的事情,美国人准备“撤资”了,留下一堆烂摊子交给泽连斯基处理。就在12月5日,泽连斯基还准备以视频电话的方式出席美国国会会议,借机向美国政府强调继续援助乌克兰的必要性,结果却在最后时刻取消了该计划,美方的说法是“在最后一刻发生了一些事情”,可对泽连斯基来说要钱是第一大事,没有特殊情况根本不会取消这次的计划。因此可以判断,美国如今的立场正在发生改变,泽连斯基在美国那里已经不吃香了。

现在摆在泽连斯基面前有两条路:一是趁着乌克兰尚有一战之力,抓紧跟俄罗斯谈判,争取更多的利益;二是继续让乌克兰跟俄罗斯死磕,以乌克兰巨大的伤亡代价来换取国际社会的同情,进而给美国政府施加政治压力,确保美国继续援助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