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赏桃李,夏来收苎麻,秋来糯稻黄,冬来种菌苗。走进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寒来暑往,各式各样的特色农业产业,为生活在竹乡大地上的居民提供着丰饶的物资。

近年来,大竹县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紧扣“粮猪安天下、特色促增收”思路,聚力夯基础、育龙头、强品牌、延链条、促增收,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高效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全国农业(糯稻)全产业链典型县、省级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等殊荣。

2022年,大竹县三农工作硕果连枝:全县实现粮食播面175万亩,产量62万吨,大豆种植19.24万亩;依托竹、苎麻、糯稻、香椿、白茶特色产业,打造百万亩特色产业基地,构建农产品千亿级加工集群;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4747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110家。

大竹县有“中国香椿第一县”之称,而石河镇被誉为“中国香椿第一县核心产区”,其香椿栽种历史超500年,并于2009年开始产业化发展。如今,大竹香椿栽种面积约12万亩,仅石河镇就达5.3万亩,年产鲜芽1.11万吨,实现农户销售收入2.42亿元。

不少靠着香椿树致富奔康的村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始种植羊肚菌和平菇,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的多种可能性。

对于发展羊肚菌产业,石河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石河镇副镇长尹婕认为,要发展羊肚菌产业,必须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羊肚菌的品质和产量提升;还要加强与企业、专合社、专家、农户等多方合作,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共同推动羊肚菌产业发展;更要注重羊肚菌的品质和安全性,提高市场竞争力,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团坝镇白茶村位于川东深丘腹地的铜锣山中,郁郁葱葱的茶山连绵起伏、错落有致。每到采茶季,便有数百人背着竹篓在茶山中来回穿梭,一篓篓鲜茶叶经过炼制成为一袋袋包装茶,带着村民的致富梦走进千家万户。

小小一片叶子,养活了一方百姓,盘活了一地经济。

“媳妇和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体力活儿,改种白茶后,收入慢慢上去了。2018年,我们脱了贫,现在每年在家门口就能挣4万多元,心里特别踏实。”今年52岁的邓中成是茶园附近团坝镇白坝村的村民,也是白茶产业基地的劳务小组长,他和妻子两人不仅在茶园务工,在自家地里也种了茶。

与邓中成不同,唐兴源在了解过家乡栽种的白茶后,决定返乡创业,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他将茶园种植面积发展到了500多亩。

“今年采了近5000斤茶叶,卖了约600万元,今年下半年我还准备再扩建100多亩茶园。”对于自己的茶产业发展,唐兴源信心满满。

除了用心种好茶,当地人还精心做起了“茶”文章,打造旅游景区、特色农家小院等,助推茶旅融合发展。采茶、制茶、品茶、赏茶……慕名而来的游客能够在白茶村感受到如茶般浓郁的茶文化。

如今,白茶村已发展白茶近1.3万亩,培育龙头企业3家,连续7年成功举办“喊山开茶文化旅游节”,白茶产业的影响力、知名度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云峰茶谷、淳年小院等旅游业态出现,有力推动三产融合,形成了产业发展促进文旅提升、文旅提升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支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荣获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产业兴旺村”、省级“四好村”、“四川精品养生山庄”。

近年来,大竹县强化产业支撑,建立“县委书记任链长、县级领导分产业挂包、部门管园、乡镇建园、社会资本参与”的产业推进机制,出台“粮十条”“生猪十条”“苎麻十条”等政策文件,近三年共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2亿元,培育特色产业基地近百万亩,建成苎麻、香椿、糯稻、白茶、绿竹五大产业发展中心,全力打造“五张名片”产业链。

目前,已建成省五星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4个、县级园区15个,实现园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28元,带动形成20万亩绿色糯稻、8万亩精品白茶、13.5万亩优质苎麻、12万亩特色香椿等优势特色产业。

要提升乡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才是核心关键。

大竹县从院企联动“科技化”、智慧加持“数字化”、品牌助力“产业化”三方面着手,搭建院(校)政(企)合作平台,创新运行“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园区基地示范”科技转化模式,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及涉农科研机构10个,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等中高级人才72名,建成西部第一、四川唯一的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稻渔生态种植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建成数字农业平台16个。

如今,大竹做强“大竹白茶”“大竹香椿”“东柳醪糟”等品牌。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个、中国名特优产品1个、四川名特优产品3个、绿色食品3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