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郭扬

业务水平欠缺、医疗设施老旧、人员配备不足……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问题让村级卫生服务室处境略显尴尬。

今年以来,浙江余姚创新实施村级卫生室“三优三提”(优化基础设施、优化队伍建设、优化机构管理;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提升村卫生室业务水准、提升服务效能)改造工程,希望以此提供新解法。效果如何?近日,记者来到浙江余姚一探究竟。

上午9时许,位于余姚阳明街道新桥村的狮子桥卫生室里,医护人员已经忙碌了起来,时不时有村民前来挂号问诊、预约检测和取药。

卫生室虽然面积不大,功能却不少,设置了诊前服务区、候诊区、检查检验区、全科诊室、慢病一体化门诊和中医阁。

在这里可以享受哪些服务?正在卫生室坐诊的主治医师夏全彬介绍,诊前区由患者自行检测血压,测量身高体重、体温、血糖;检验由村卫生室护士负责采标本,每天由物流上门收送到余姚市临检中心,可预约200种左右的检验项目;全科门诊可以为患者提供诊疗、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医药卫生服务;慢病一体化门诊可以使辖区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管理;中医阁则可为当地居民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和中医适宜技术,更好地满足当地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护士正在为村民配药。人民网记者 郭扬摄

“我们老人就是图个方便。以前的卫生院设施比较陈旧,基本上只能配药,看病都得去街道的卫生中心。”前几天扭伤腰的村民郭彩娣正巧上门问诊,她告诉记者,“现在好了,我们可以在家门口看病、检测,走路5分钟就到了!”

村卫生室的改造提升,得益于余姚市开展的村级卫生室“三优三提”改造工程。阳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秦春晖说,以“三优三提”打造村级卫生室“余姚样板”,系统性重塑了余姚村级卫生服务体系,让农村群众享有优质、均等、便捷、普惠的全生命周期医疗卫生服务。

“明年还将按智慧化标准,新建二高村卫生室,以满足周边村民的就医需求。”秦春晖告诉记者,目前,阳明街道13家村卫生室中除一家新建的在行政审批中,其余12家已全部投入使用,日均门诊约500人次。

卫生室改造提升后,问诊量提升已经成了普遍情况。

在余姚大隐镇章山村,完成升级改造后的卫生室已经配置了全科诊室、中医诊室、检验室、观察室等各类功能用房,能实现肌钙蛋白检测、尿常规检测,在急救方面还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器。值得一提的是,在芝灵村智慧化卫生室里,村民还可以实现24小时自行购药。

“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同质化的医疗服务。遇到一般问题,也不会舍近求远往上级医疗机构跑了。”大隐镇卫生院院长胡力军说。

除了医疗设施,对于村级卫生室来说,人员配备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如何让医疗资源下沉并扎根基层?

余姚市卫健局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科长钱浓浓介绍,余姚在招聘在编乡村医生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明确由辖区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筹单位内部医师派驻至村卫生室,每个运行村卫生室派驻1名医师,市财政按7.5万元/人/年的标准予以增补。在此基础上,每个村卫生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再配备1名卫生工作者协助开展工作,人员经费由所属乡镇街道和行政村负责全额保障,以此确保新老人员无缝衔接。同时,辖区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开展乡村医生岗前培训和定期技能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据悉,余姚计划在2023年和2024年改建(新建)186家村卫生室。今年拟计划改造建设村卫生室91家,目前已全部完成,其中规范化、示范化、智慧化卫生室分别为50家、28家、13家。

记者手记:

医疗是民生所需,对基层而言更是如此。

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基础的医疗服务?浙江余姚的这个做法,让一度位置有些“尴尬”的村级医疗设施有了用武之地。此外,人员保障机制也为村级卫生室能够长效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这也为村级卫生服务困境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