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状况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家庭会首先考虑将提高的收入用于子女教育,希望孩子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这种好意却常常在无形中培养出“啃老族”。

啃老族”是一个颇负消极色彩的称呼,指的是那些入不敷出、生活依赖父母资助的年轻人。

这类年轻人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独立自强精神,也损害了社会的积极向上氛围。啃老族之所以出现,与许多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存在问题有莫大关联。

一些家长过分溺爱、保护子女,大包大揽,在物质上无微不至地满足孩子一切需求,却很少训练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这使得一部分青年人生活不能自理,遇到困难便习惯求助家人,不思进取、消极怠工。最终成为社会负担。

近年来,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新型啃老族群体也应运而生并日益扩大。他们与早期啃老族不同,不再是由于自身懒惰和无能才依赖父母,而是面对当下高校扩招导致的就业竞争激烈,自己难以在社会中立足,身不由己地选择回家“养老”。这进一步凸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宅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新型啃老族的形成。一些青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二次元等虚拟空间,逐渐脱离现实社会,丧失奋斗向上的动力和锐气,最后只能依附家庭生存。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他们便能长期保持这种消极怠工的状态。

面对新型啃老族这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

第一,家庭教育要引起重视,避免出现溺爱式的教养方式,应注重培育孩子的独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个人也要正视自身问题,摆正发展态度,摒弃怠工散漫的“躺平主义”思想,重新寻找人生奋斗方向。

第三,社会和国家层面需要关注青年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只有家庭教育、个人努力、政策支持多管齐下,这一社会问题才能得以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