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记者讲故事 | 水产界的“袁隆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一线记者讲故事 | 水产界的“袁隆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产界的"袁隆平"

天津市宁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吉翠红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和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有人说,如果没有他,你我的餐桌上可能会少一条鱼,有人尊称他为水产界的"袁隆平"。

这位老人就是我国早期从事淡水鱼育种的专家——金万昆。记得我第一次去采访金万昆,发现他有一双不自觉颤抖,握起来却很有力的大手,每个手指甲都比常人白些。他告诉我说:"在给鱼做人工授精时,要将种鱼从水里捞出来,握在手中,劲儿小鱼就跑了。经年累月,手就成这样。"

说起金万昆和鱼的故事,还要从1932年开始说起。1932年,金万昆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一家人以破旧的渔船为家,终日漂泊在水面上。新中国成立后,芦台镇建立渔业互助组,后升级为"芦台换新渔业生产合作社",20岁出头的金万昆因为踏实肯干被推选为合作社社长。

1957年,金万昆受邀出席河北省先进单位表彰会,奖励是3000尾从长江捞上来的花鲢、白鲢鱼苗,虽说是奖品,但更是一项新的任务,组织要求金万昆养好这些鱼苗,并向北方推广。

当时由于缺乏技术,南方的鱼在北方基本都过不了冬,金万昆凭借自己对鱼习性的了解挖了两个大坑摸索着养,没想到这些鱼苗大部分都活了下来,随后"南鱼北养"奇迹般地成功了。这项成果被当做喜报逐级上报,并吸引来了一位改变金万昆人生选择的人,这个人就是时任国家水产部副部长杨扶青。

金万昆说:"他来过多少次,说中国的水产要发展,将来最大的问题是种的问题,你要想干水产你就得搞育种,因为这事干出来光荣,对人民有好处,对解决中国的穷困有好处,所以我就答应他了,我干吧!"

其实金万昆只上过18天的扫盲识字班,一共36个小时。在那里学会了用偏旁部首查字典,学会了汉语拼音。为了兑现这份承诺,他不知翻烂了多少本字典,愣是啃下了育种科学这块硬骨头,1961年人工孵化成活了100多万尾鱼苗,让北方有了第一个家鱼繁育场,金万昆也成为了"北方家鱼人工繁育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首创黑色鲫鱼新品种。资料图

几十年间,他培育出了11个经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其中5个为农业农村部首推的全国渔业主导品种,出版了5本专著,在国家一二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换新的优良苗种已推广到全国各地,形成"北鱼南调"新格局,每年产生的效益至少在300亿元以上。金万昆还曾成功突破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华胭脂鱼的繁育技术,挽救了中华胭脂鱼的濒危种群。金万昆被业内人尊称为水产界的"袁隆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万昆正在分拣鱼苗。资料图

60多年扎在鱼池边,金万昆练出来了一个"绝活",他一打眼就能看出鱼的雌雄,选出好种。金万昆培育的鱼基本都具有价格便宜、易养殖的特点,他心里时刻想着的是普通百姓和养殖户,他怕贵的品种普通百姓买不起,也怕养殖户们承担不起。

我曾问金万昆,您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家里的事顾及得到吗?金万昆沉默了一会儿对我说,他已经几十年没休过周末,7个春节没有在家过,错过3个孩子的婚礼,如今老伴去世十几年了,提起家人,金万昆心中有无限的亏欠。

金万昆说:"(老伴)问我,你还有家吗?你知道你是干吗的吗?我说我知道我对不起你。党的事业前赴后继,只要是我不停止呼吸,也要为中国水产事业奋斗到底。"

今年6月,我又去看望了金老,他明显消瘦了,需要坐轮椅了,看着他宿舍里那些婴儿米粉,我的心里突然沉了一下。负责照顾金老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今年繁殖季,91岁的金老依然冲在最前头,带着大家通宵地干活。所有人都觉得他应该休息了,只有他自己不这么认为,他说今年计划做40项实验,明年的工作也都有了安排。

我问他,您这一辈子遇到这么多困难是怎么挺过来的,金老突然高声说:"没有困难要我们干吗?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那一刻他的语气如同年少时般的倔强。

金万昆为鱼痴迷了一辈子,矢志民族种业振兴。因为他坚信,要用良种端牢"中国碗"。

监 制:张国锋

策 划:曹朝阳

统 筹:张梦琳

编 导:张梦琳 田梦

记 者:吉翠红

摄 像:刘志成 冯少玲

后 期:姚 杰

视 觉:筵 怡

鸣 谢:

中国记协国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