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8日,在三亚市主题教育“书记讲给书记听”暨头雁交流会上,13名基层党组织书记代表分别围绕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我为自贸港建新功”作了交流发言。今日跟大家分享《乡村振兴 奋斗有我》。

乡村振兴 奋斗有我

海棠区委组织部 许恺

我是海棠区海丰村原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12月,我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到海丰村工作,今年8月份驻村工作队轮换卸任。在村里工作的五年多时间里,我始终坚持向村民传递党的温暖,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一路走来有艰辛、有困苦,但我却在这段宝贵的人生经历中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思维、提升了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满意的事——椰子洲畔壮大村集体经济。我所驻的海丰村是美丽的椰子洲岛所在地,属于整村搬迁村,海棠湾开发建设以来,全村被征土地比例约80%。虽然村民或多或少都有征地款,但是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2021年收入仅有1.6万元,同年9月纳入全市1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之一,当年确定的任务是必须突破5万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海丰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没有监测户,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我与村党总支部书记就发展集体经济作了深入交流后达成共识,不能“等靠要”,要主动出击,发掘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带领队员先后深入20余户村民家中走访座谈,听取群众的呼声和意见。要发展集体经济,没有载体是不行的,首先就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兴办村集体企业。我牵头对接成立三亚海椰实业有限公司,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发挥“领头雁”作用。我又先后接洽农民艺术团、民宿、婚庆、研学等有合作意向企业,不断寻找适合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项目。三亚全年都可以开展跳伞运动,通过村“两委”集体决策,我们引进了塔赫跳伞项目。通过出租闲置土地,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实现项目落地,既解决闲置土地的黄土裸露问题,又解决了20余名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1.8万元。项目落地的一年半时间里,共接待游客8000多人次,今年春节假期初五创造单日接待游客166人次、单机飞行50架次、单教练跳伞25次3项全国纪录。我们还积极联合龙海风情小镇其他两个村委会成立“初心市场”,通过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合作“大热荒野·愚生营地”项目等。村集体经济从2021年的1.6万元发展到2022年的18.36万元,预计今年可以突破4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恺(中)、符积辉(右)到塔赫跳伞基地检查疫情防控、安全保障等工作。(资料图)

最难忘的事——投身战“疫”。去年“0801”疫情发生后,面对疫情防控工作人手不足的情况,2022年8月5日晚,我起草并在村民微信群发布《关于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倡议书》,53名村民、2名辖区滞留大学生响应号召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搭建了2个核酸采样点,11名工作人员作为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员迅速集结、挺身而出。23名党员在防疫一线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有序完成秩序引导、信息录入、后勤保障、日常消杀等任务。我们仔细排查辖区本地人口和流动人口底数,第一时间打通保供物资供应渠道。村里禁毒专干李志慧把10个月大的孩子留给家人照看,主动承担起海丰村保供协调对接工作,每天接打电话几十个,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保供物资需求清单。面对滞留游客的返程压力,我们主动对接区旅文局,积极协调,圆满完成114批次共计217名游客返程工作,20名自驾滞留游客入住健康驿站并顺利离岛。 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和选调生为外出居民开具就医、退票等各类证明160余份。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丰村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取得了抗疫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牵挂的事——村里的“那些人”。群众利益无小事,真心实意、坚持不懈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才能获得老百姓的认可,才能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去年2月初,海丰村二组村民符绩富年仅2岁的儿子符史典因患脓毒血症,在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室治疗,我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发动党员、村民及企业踊跃参与爱心募捐,共筹款6.4万元(其中4家爱心企业共捐赠1.6万元,热心村民228人共捐助4.8万元),经过住院治疗,小朋友已经康复。在开展困难户“漏评”“错退”工作中,孤儿户陈和业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在他年幼时因病过世,只能跟随外婆王梅金一起生活。可能是缺失父母关爱,陈和业从小少言寡语,且经常和外婆拌嘴。面对前来询问家庭近况的我们,他也是爱答不理。心病还须心药医,我和驻村队员、“两委”干部有空就往王梅金家中跑,和老人谈心拉家常,针对陈和业沉默寡言、不愿和外人交流的情况,我们就用真情打动他,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经常来。渐渐地,陈和业放下了心中的戒备,开始与我们交流学习、生活的事情。目前,陈和业已经从三亚技师学院毕业,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

这五年多时间,我有过担心和焦虑,也有欣慰和喜悦,但细细回味,收获总是更多一些。村民愿意跟我吐露心底的烦恼,家里拿不定主意的事也愿意听我的意见,住院报销、孩子找对象、家里的小矛盾都愿意来跟我说。“驻村工作队”成了村民心里“讨主意”的“娘家人”。我深深体会到“第一书记”就是一滴浓缩的责任之水,滴在地上就要复苏一片绿茵。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立足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把主题教育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持续关注海丰村试点落实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工作进展情况;结合党员“双报到”,通过开展“三联三访三办”,深入群众家中听民意、访民情,推动解决东溪村孤寡老人苏亚连家污水管道铺设、黎志深征地补偿款拨付问题。

作为一名驻村五年的第一书记,有成长有收获、有不舍有遗憾,但我想信心满满地对海丰村村民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跟着村“两委”班子、新一批乡村振兴工作队继续努力,往后日子会越来越好,产业会越来越壮大,大家的腰包也会越来越鼓!海丰,未来可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三亚日报,部分图源海棠发布

编辑:陈思思

审核:向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