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在建立的过程中,对首都的选择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而这其中的门道也是比较多的。就说中国在选择北平作为都城时还经历过不少的挫折。就当时的情况,北平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就它的地理位置来看,虽然有山川作为天然的屏障,可是这也存在很大的不足,特别容易遭到敌人的入侵。

这一点从清明的历史中就可以看出,在南洲兴起之后,皇太极就多次突破防线进入北平,所以这也就极大的威胁到了北京,而北平作为都城显然不是最佳的选择。清朝的时候,北平就遭到了列强的两次入侵,这可给当时的政府带来很大的冲击与影响。

西方的列强不管是海军还是武器装备都是非常强悍的,只要他们能够突破天津,那么北京自然也就被攻下。不仅如此,在明清的时候北京并没有现在的防御能力,所以想要守住北京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到了清末之后就有不少的能人志士表示迁都,这其中就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他们觉得应该将都城迁到西安,这样不仅安全,还能够防御敌人的进攻。清朝被灭了之后,孙中山就觉得应该将都城迁到别的地方,而他也觉得北京是不合适做都城的,因为北京虽然能够控制东北还有蒙古,但这个地方很容易被列强攻打下来。

不仅如此,在八国联军打入北京之后,大沽口还有天津的炮台都被撤了下来,这是北京的防御体系,可也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破坏了,如果敌人再从海上攻上来的话,那么北京就非常的危险,也没有什么能力可以抵挡。

不仅如此,在北京内部还有各国的大使馆,如果真的有战事发生,那么北京就可能遭到内外夹击,想要守住很难。正是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孙中山才决定将都城建在南京。南京地理位置偏僻,可是这里的位置防御都是没得说,不仅如此,这里还靠近大城市,不仅城市发达就连人员也比较密集,很适合多重发展。

可就算是南京有很多的优点,可是还有一些能人志士觉得北京才是最好的建都之地。后来在孙中山不当国民总统后,袁世凯又将国民政府的都城给迁到了北京,从这里可以看出北京还是很多人理想的建都之地。

后来发生了北伐战争,国民党的都城才被迁到了南京,也算是圆了孙中山的愿望了。不过在国民党的政权被建立起来之后,共产党也建立了,而我党中枢机构也从上海,瑞金转战到陕北,也经历了不少的地区。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就又将国民党的都城给迁到了南京,而后毛主席也在考虑将共产党的中枢定在什么地方。1945年8月26日,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毛主席在会议上说了延安的重要性,当时延安为啥会这么重要,是因为要打日本人,再就是蒋介石在重庆,而现在蒋介石回到了南京,那么延安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当时毛主席考虑的是想要同蒋介石建立起联合政府,这样也方便沟通,同时也有利于对国家的治理,所以毛主席就准备将中央安置在淮安,毕竟这里的气候比较合适,南京温度太高,毛主席适应不了,所以才有这样的打算。

不过随着蒋介石撕毁协议发动内战,这个方案也就不了了之了,在我党赢得解放战争胜利后,毛主席又开始考虑新中国的都城问题,当时不少人提出可以定都在武汉,洛阳,开封,西安还有成都,南京等地区,可是毛主席依旧心存疑惑,他还是比较想定都北京的,而后王稼祥的话给毛主席吃了个定心丸,最后将都城定在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