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1913年生于浙江绍兴,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何泽慧191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夫妇二人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清华园里的“金童玉女”
1932年,何泽慧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但当时的教授认为女生学物理难以学有所成,劝她转系。但倔强的何泽慧说:“你越不让我来,我越要来。”4年后,她以毕业论文全班最高分的优异成绩毕业。
1936年,何泽慧出于“把日本人打回日本去”的爱国热忱,赴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学习弹道学。
但当时该校的技术物理系为了保密,不接收外国学生。何泽慧坚定而恳切地对系主任说:“我为了打日本侵略者,到这里来学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呢?”何泽慧的真诚打动了系主任,被破例接收。3年后,25岁的何泽慧以《一种新的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何泽慧在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教授的指导下,她率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
钱三强少年时,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孔德中学,16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3年后,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与何泽慧成为同班同学。
1937年,钱三强以报国之志,通过公费留学考试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做研究生,导师正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1940年,钱三强取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后,继续留在“居里实验室”给小居里夫妇当助手。他在两位世界一流科学家的教诲下,站在核物理的世界前沿,目睹了人类伟大的发现——核裂变。
比翼双飞,共创科学佳绩
1945年,国内抗战胜利的曙光在望。钱三强向心仪已久的老同学发出一份简约至极的求婚信:“经长期通信,向你提出求婚。如同意,我将等你一同回国,请回信。”
何泽慧以同样简练风格答复。“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来到巴黎。
同年4月8日晚上,小居里夫妇破例参加了钱三强与何泽慧的婚礼。约里奥在致辞中说:“居里先生和夫人曾经在一个实验室中亲密合作;后来,我和伊雷娜又结为伴侣。事实证明,我们这样的结合,对科学是非常有利的。亲爱的钱先生、尊敬的何小姐,我们的‘传染病’,今天又传给了你们。我和伊雷娜共同祝福你们家庭美满,祝愿你们的亲密合作,在科学事业上结出丰硕的成果。”
这句话还真应验了。
结婚后,已经在德国做过两年核物理研究的何泽慧,顺利进入了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成为同事。
此后,他们一起在居里实验室研究原子核裂变。1947年初,他们正式发表论文,阐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这一重要科研成果,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当时西方报道中,称赞他们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在不同战线报效祖国
1948年,钱三强与何泽慧怀着报国之心,放弃在法国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国。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找到钱三强,希望他随解放区代表团赴法国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共中央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拨出5万美元,要他帮助订购有关原子能方面的仪器和资料。看到在新中国尚未建立就有这种发展科学事业的远见,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开会间隙,钱三强请导师约里奥·居里帮忙采购紧缺的原子能科研仪器和图书资料,并辗转带回祖国。
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钱三强成为规划的制定人。其后,夫妻俩共同参与了有关单位的组建。何泽慧主要专注于国内中子物理和裂变物理的实验研究。在她的领导下,我国于1956年研制成功了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
1958年,钱三强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领导建成我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同时,他还协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建立起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系等,为中国核科学和核工业培养人才。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后,国家决定成立核武器研究所。钱三强担任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直接负责原子弹研究的技术攻关,并为氢弹研制作理论准备。在他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与此同时,何泽慧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氢弹研发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数据,便是她带人在实验室完成验证的。
1973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59岁的何泽慧担任副所长。在此期间,她在西藏发展了高空科学气球和空间硬X射线探测技术。
我国原子核事业的发展,凝结着钱三强夫妇的智慧与心血,也见证了他们清淡如水却又矢志不渝的爱情。他们在发展我国原子核的事业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终其一生。
—版权声明—
来源:清华大学,
仅用于学术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号:Eternalhui删除或修改!
—THE END—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