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曾经去终南山,遇到过一个住在山洞里的隐士,和这位隐士谈起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就问他到底这4个字是啥意思?

他说这4个字,其实就是按照字面翻译就可以了,只不过它后面的用法不一样,一个是入世层面的用法,一个是出世层面的用法,换句话说一个是,世俗层面用来学习工作,做事业用的,而另一个是用来修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

入世层次的格物致知,是说通过认知观察世界现象、去认知事情的规律和原理。

有时候我们文化里的一些语句,因为很巧妙,文字很好,人们听了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格物致知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干事创业,首先要把面对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了然于心,研究其中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加以解决,这就是格物致知之举。

用自己学得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周围的人物和事物,建立完善的三观。引申为懂得“本心”分辨是非真假,并在与周围的人和事接触时更进一步了解自己,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个层面应该说,它算是一种经验总结,有智慧的人懂得办事的方法,如果需要去获得知识,就一定要去研究事物的原理,所以说这4个字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原理论,

可惜的是中国人不太重视发明创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怎么当好官、怎么和别人打交道?到了现在就主要研究怎么搞钱?

所以我们搞不出什么发明创造。如果物理学家科学家发明家都用格物致知的这个原理,去认知或者探索天下事物的规律原理,那么情况可能会不一样。

出世的格物致知,是一种修行方法,是说通过对万物外相的观察,了解心的本体之意。

我们来看看一般资料上怎么描述格物致知:

王阳明家守丧的一天,看到了朱熹注疏程伊川的一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他内心一亮:前者娄谅说“圣人可学而至”,方法是格物,今者看到朱熹说“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看来这个“理”果然是“格”出来的。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他邀请一位钱同学一起去格竹子,就是坐在那盯着竹子看,“格”了三天,钱同学撑不住了,主动退出。

王阳明选择了坚持,他独自“格竹”,结果七天后,大病一场。王阳明感叹道:“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这是许多的资料上对王阳明格物致知的一些基本的认知和描述,实际上这个是带着一种偏见的描述。

王阳明这个人不至于那么迂腐。所谓格物致知,在修行层面上讲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方法,它实际上是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叫: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这个就是格物致知的来源。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方法。在佛家里也有在儒家里也有在道家里也有。方法大致逻辑是一样的,操作起来各有不同。

老子讲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说的就是说这个世界的万物万事,呈现出那么纷繁复杂的外相,在那里运转,生生不息。而我在这里用这个清静的心去观照这些外相。

这个就叫做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就是通过观照世界外相而感悟道的本体。

佛家的方法直接就叫观照。所以心经开始叫观自在菩萨,以观而得自在。

以观复而得其妙,复归其根。也就是说万物都能够回归那个根本。你如果能够懂得去观照它,就有可能通过万物回归根本。

这个道理在佛家叫做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山河大地,蚊子蝼蚁,无非都是佛性所现。因此你功夫和时机机缘到了,看朵桃花开也可能悟道,看到鸭子飞了,也可能悟到,被人打一下,喝口茶也可能悟道。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你的入道之缘。

这个就叫做格物致知。格物就是观照外相,从相上去了知真理。这个方法之所以很伟大的原因,是因为修行人一般都有个误区,认为从相上是无法致知的。

我们最怕的就是着相,可是我们又不得不生活在相里面。实际上佛陀说的很清楚,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一切的万物并作,纷纷扰扰,不也都是本性的妙用吗?

说到此,你可能感悟到,原来烦恼即菩提,杂念也是菩提的意思了,假如你真的懂了,你还会被烦恼纠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