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kakakakapi

编辑、制图丨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极简,这两个字,是当下商业社会的金手指。

无论是什么样的破烂,只要加上这两个字,都会显得高级,进而身价倍增。这种感觉就像是茶几爱马仕,圣诞礼盒之于香奈儿,反正就是安上就好使。

尽管少有人能系统描述极简风格究竟是什么,但并不妨碍上亿受众在它的身下匍匐崇拜,崇拜着一位不可知的“神祇”,这种场景,总会让人觉得:

极简主义,已经成为了时代审美的唯一真神。

但,当所谓的极简成为了唯一美的真理,你不感到无聊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极简信条“ less is more ” 被奉为金科玉律,我们便陷入了一场时尚暴政。

点、线、面这种看上去简单的设计元素,配合上听上去大有玄机的设计奥义,让极简风格变得像一套玄学概念,让人一听就觉得很厉害,以至于变成了商业社会的大筐,啥都能往里装。

中国人对极简的狂热可以往前推 10 年。

2013年前后,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在中国成为畅销书,这代表着极简主义在华夏大地的彻底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中国正值经济高速发展,当人们开始疲惫于逐浪财富之后,断舍离所提到的“如何从轻减生活物品到降低生活压力”的理念,就成了喂养疲惫人心的高浓度安慰剂。

精神的诉求最终与时尚合流,轻装生活的概念根植于国人的心中,大众着装审美也开始发生变化。

如果你记忆力够好,应该还记得极简浪潮尚未袭来时的LOGO穿搭时代,那是一个渗透社会各阶层的风尚——名流的爱马仕腰带、社会大哥的老花衬衫以及潮人亮眼的水钻帽衫,共同描绘了一幅眼花缭乱的时尚画面。

但很快,随着极简风潮汇聚成浪,一统中国时尚。

以至于你现在去时尚信息汇聚点一搜,轻而易举地就能洞悉到它的声量,人们疯狂追捧老钱风、静奢风...都是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格来说,极简已经成了中国消费社会的高浓缩鸡精。

在商人看来,无论什么东西,往里撒上两粒,瞬间就能让它显得清新脱俗,显得高级,显得好卖。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你很难在所谓极简风格设计的商品中,找到具备个性的产品,都是拿模板套;就连公司设计老师的偷懒,都会拿极简主义的学术大词来搪塞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老吉新包装被吐槽像骨灰盒

当极简主义成为商业流水线的一环,受害群体便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化。

比如那些听信 “极简装修,美不胜收” 的受害者,估计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设计师推荐的温馨高级的极简风,交到手里会成为叙利亚战损版的家徒四壁风。

随着这种事件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烦极简的说辞。意识到所谓的极简,不过是一种推销的说辞,功利的手段。而如果设计变得千篇一律,那么所谓独具匠心,便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对极简主义开始抱有怀疑,但回顾上个世纪,极简主义还是很有东西的。

曾经被广泛认可为极简设计师的 说过,“I am not a minimalist,but a purist.(我不是极简主义者,而是一名纯粹主义者。)

她的极简逻辑在于从多到少,在于色彩的克制运用,在于裁去故意增加女性身体特征的冗杂细节。极简并非为了线条而画线条,因为色彩而涂颜色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Jil Sander 1996SS

当极简变成无聊的标签,全世界人民都联合起来了。

打开各大社交平台,就能看见人们对极简主义的厌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eddit 上吐槽极简无聊的讨论帖数并不少

事情走到这一步,设计师和品牌确有责任。

拿鞋举例。

前几年,街头潮流品牌 JJJJound 这样崇尚极简主义的品牌,联名推出了不少爆款高价联名鞋款,设计皆以盖 logo、输出简约氛围为主。

有意思的是,它在前几次与 ASICS、NEW Balance 等品牌合作中皆大获成功,但爆款效应在最近几次联名中,也开始失效,二级市场上价格并不能获得更高溢价。

在潮流论坛上,人们拿毫无新意、缺乏诚意来评价他们一成不变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潘通将象征着蓬勃生命力的viva magenta(非凡洋红)定义为 2023 年度代表色,上半年多巴胺穿搭占领各大社交平台,色彩开始大剌剌闯进人们视野。

这是人们开始从极简怪圈中醒悟了么?可能是,也可能仅仅是时尚趋势的演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罗兰巴特《流行体系》一书中曾提到,重大的历史变故会加速时尚周期的变化,对流行产生影响。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巨大的调整,穿衣服这件事不再轻易会被上升至思想问题。各式花花绿绿的产品进入大众视野,人们突然意识到了消费的快乐、时尚的魅力,内心的匮乏感一点一点被消费填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china.org

人们烫起卷发,穿上高跟鞋、喇叭裤、尼龙衫,任由这些新奇玩意挑战社会保守观念的审美。

在这个时期,大众尚未建立起时尚体系中有关极繁概念的部分,但当我们回顾这一段时期,人们繁复、被色彩填满的衣橱,便是极繁印象在新中国后的时代印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china.org

这一规律,四海皆准。

2008 年次贷危机后,处于经济压力的影响,西方国家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置能被当作投资的商品,而非那些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随趋势退场的商品。

经济危机中,保守低调同样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映射。WWD 则将 2010 年时装周上出现大量极简风格的趋势称为Meditation Time (冥想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lexander Wang 2011 秀场

浮夸露富的极繁风格受众不断减少,Eliza Brooke 曾在报道中提及,当时不少风投公司洞悉到大众的这种心理变化,专门为千禧一代打造了以简约温馨的极简风格,甚至专门将品牌 logo 改成无衬线字体。

极简和极繁的拉锯战在继续,随着经济的复苏,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爬升,手头宽裕的人们又开始大胆“买买买”。

2010 年代后期出现的街头潮流风格,既符合了大众对舒适着装的需求,同时也承载了人们对自我个性的表达,很大程度上,这种风格也推动着极繁风格回到大众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ucci 前任创意总监 Alessandro Michele 则在这一时期,创造出一场场意大利式繁复美学盛宴,也推举 Gucci 进入年销售百亿欧元俱乐部。

本质上,极简极繁的交替,实则也是历史演化之下,文明的不断交替。

人们总是在不同的时代节点上,选择性地拥抱极简或极繁美学,这也是他们有选择地去拥抱某一种生活的体现。

疫情开始后,极繁美学的 plus 版本开始出现。

曾经更多的是由品牌单一途径输出极繁风格,如今则是由大量散落的时尚部落组成。

人们看似毫无章法地在着装中加入大量鲜艳色彩,TikTok 上出现“Werid Girl”审美,国内出现的“多巴胺穿搭”,社交平台上充斥的多巴胺敷料皆是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undressed》一书的作者Lucianne Tonti 则表示,大部分穿着花哨的人是 Z 世代。

所谓时尚是时代的外化特征,当人们追逐一种新时尚的时候,便代表着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在专家看来,年轻一代摆脱极简主义,拥抱那些扎眼的、靓丽的服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厌烦了过去追求完美,令人疲惫的社交滤镜文化。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安定的时局:气候变化、新冠疫情、不稳定的政治局面,激发了人们的表达欲与创造性。

“我喜欢这种穿搭,是因为这些颜色给人希望。”TikTok 上以极繁穿搭风格获得大量粉丝追捧的知名博主Camposarcone 在采访中回答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年轻一代重新穿上花哨的服装,这种选择,是因为它们能在下沉时代里激起人们的快乐情绪。

据 WSGN 显示,疫情开始后,Z世代群体便兴起极繁主义运动,他们倾向于以大胆审美视角彰显自我个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TikTok上关于 #Cottagecore(浪漫田园风)的讨论一直占据热门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ottagecore(浪漫田园风)指的是一种将怀旧、田园乡村风情相结合的风格,展现 Z 世代寻求理想舒适生活的态度,以及超现实童话、心灵乌托邦的意象。

这种转变,并不仅仅局限于穿搭,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此外,近年来关于“极繁室内设计”词条的搜索量增加了 5000% 。

Z 世代们开始意识到,网络上过分完美主义的样板间太不现实。

年轻人们将墙壁粉刷成粉色,用Disco 风格的枕套、霓虹灯书角、堆满花垫的沙发等极繁装饰品填满室内空间。

住所成为一座欢乐的避难所,居住其中的人们借此抵抗外界带来的消极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一代拥抱极繁主义,甚至开始要动手创造自己的世界。

根据Farnsworth Group 2022 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大约 73% 的千禧一代是 DIY 爱好者。相比起直接购买千篇一律的商品,人们在让自己变得更有创造力这件事上,获得了更高的情绪价值。

实际上,相似的事情同样发生在上个世纪末的日本,年轻人们在二手市场上淘得心仪的服装,在二次 DIY 修剪、叠搭中展现独特个性。日本原宿文化正是源自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的文化群组成了这一极繁文化,丰富的底蕴也被后代不断发掘和借鉴。

文化在碰撞中产生新的维度,“more is more” 的极繁概念让人类文化这张族谱树状图越画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时尚编辑也意识到极简概念的无趣,认为如今的极简不过是场肤浅的集体模仿大秀。

the cut 的编辑 Tiana Randall 在文章中提到,静奢式极简不过是一场富人的猫鼠游戏,大众对精英主义的沉迷,只会加剧更多不平等的现状。

032c杂志的时尚编辑布伦达·韦舍尔 (Brenda Weischer) 则惊讶于为何大众专注于模仿一群二十年来一直穿着同一件 Ralph Lauren 衬衫的男人,而不是去挑战现有的权力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以否认的是,在文化层面上,极简更是成为粗制滥造的高情商说法。

社交平台上常有关于如今流行音乐多以流量为主,哀叹乐坛黄金时代早已消逝的讨论。人们期待着看到更多有深度意涵、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吐槽着当下快餐式真人秀节目、电影电视剧太过泛滥。

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低俗品味的颓废艺术正蚕食着文化景观,它们被娱乐极简化,一切的存在都变成了一种热情洋溢的极简玩意儿。

“这个低俗趣味盛行的时代还没有达到顶峰。”剧评人JUDY BERMAN 在泰晤士报的一则文化观察报道中写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讨论时下极简美学的无聊,并不是要将它一棍子打死,或是分辩什么是低俗、什么又是高雅,而是想要在千篇一律中寻求更多可能。

文化在时代发展中循环往复,此消彼长,互相交融迭代出新的触角。

人们讨厌的,从来不是极简主义本身,而是一潭死水般的了无生机。

就像 Z 世代不断在生活上贴上涂料,他们从头到尾想捍卫的,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