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灵沼拜将台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灵沼拜将台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千多年前,周文王在丰京南,灵沼街道里兆渠村北,筑拜将台、比武台、修建饮马道、操路、设立演兵场,振兵兴武。拜将台、比武台消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饮马道、操路,名称、位置未变。

宗周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坚持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特立碑志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殿前路”:流传是周文王宗庙大殿前,过灵沼池“两县庙”南海子到花园头的南北路,统称“殿前路”。

二、“饮马道”:是灵沼西畔赵王镇北,通董村、里兆渠沣河的古道,千百年流传的“饮马道”。在董村,则以村西叫“西饮路”;村东叫“东饮路”。“饮马道”是辟雍大学贵族学员,西雍岛上学习驾驭战车、骑马、骑射技能、每天训练结束,在丰河饮马、洗马,长年必行之道,故称“饮马道”。此道历史悠久,文名于世。今除户县因道路规划“西饮路”废除;“东饮路”遗址保存至今。

三、“拜水台”、“两县庙”:据传,在灵沼北岸,有一“方土台”,是举行祭祀大典,祭拜“水神”之台。不可考那一朝代,北海子与南海子之间,在池中建了一高台,高台建有“无量庙”;“文曲宫”两座庙宇,由于北海子和南海子长(安)户(县)分治,被称为“两县庙”,人们又在两县庙之间设台,仍称“拜水台”。

四、“灵沼真境”:横书镌刻于约宽60厘米;长110厘米;厚15厘米的青石碑上,字迹刚劲有力,颇具功夫。何人书丹,何人笔刀,不可考。最早镶嵌于村南城门楼,城门拆除,上世纪七十年代,镶嵌于村小学门楼,今实物有待查寻。

五、“灵沼渠”、“灵沼河”:“灵沼渠”,在董村东南角;“灵沼河”,在董村西南方,赵王镇东北方各为起(发)源。一渠一河,相辅相成,承载着天旱雨涝,自然调控着灵沼、辟池、西雍泽水的潮起潮落,保持在恒定的浮动范围,发挥着人工智能河的作用,把中国人工智慧生态城提前三千多年,见证西周文明已经走出了“纯天命论”的怪圈。董村(北海子)一个周文化底蕴厚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