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叛徒斯诺登,放弃高额年薪选择泄密,随后流亡俄罗斯长达10年,如今已生二胎。

2013年6月5日,美国“棱镜门”事件遭到披露,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美国政府瞬间成为众矢之的,遭到世界各国谴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泄露这一事件的前CIA技术分析员爱德华·斯诺登也迅速见报,成为全球风云人物。

为了躲避美国政府追捕,斯诺登辗转各地,最终在俄罗斯的庇护下定居莫斯科,如今十年过去,斯诺登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还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

棱镜门事件究竟代表什么?斯诺登为何选择披露此事?他又是如何逃过美国政府的魔爪?

英雄的起点

英雄的起点

1983年,爱德华·斯诺登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青少年时期的斯诺登深受极客文化影响,他鄙视正规教育,高二便申请退学,跑去社区学院主攻计算机技术,但由于没有修完所有课程,最终只拿到高中同等学历的文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的斯诺登热爱网上冲浪,经常在互联网上对社会现象展开抨击,简单来说就是“键盘侠”。

与此同时,斯诺登也陷入了美国政府为他编织的信息茧房中,他认为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是正义的。

2003年,抱着“通过斗争帮助伊拉克人民从压迫之中拯救出来”的想法,19岁的斯诺登报名加入美国陆军预备役特种部队。

还没等斯诺登踏上伊拉克的土地,比较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一次训练事故中,斯诺登不幸摔断了腿并留下后遗症,令他只能无奈退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年后,斯诺登或许会感慨,提前从陆军退役不仅令他的双手无需沾染无辜的伊拉克人民的鲜血,而且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令他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一位揭露黑暗的英雄。

退役后,凭借行伍履历,斯诺登在马里兰大学高级语言研究中心找了一份保安差事,而该语言研究中心与美国各大情报机构都有紧密联系,专门为他们培训特工的语言能力。

而斯诺登在研究中心的职务说是保安,实际上是具有军方背景的信息技术要员,受国安局总部直接管辖。

2006年5月,凭借出色的计算机技术,斯诺登被中情局破格提拔,于第二年以“国务院雇员”的身份前往瑞士日内瓦的中情局分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士银行业掌管着全球26%的跨境财富,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大量的金融信息在此储存、流通,而斯诺登此行的目的,正是窃取这些金融情报。

在此期间,斯诺登被总部授予极高权限,能够轻易浏览许多绝密文件,而他也得以接触到美国政府最深层次的黑暗。

为了窃取情报,斯诺登曾在上级命令下,诱使一名瑞士银行家酒后驾驶,并使他被警察抓获,随后斯诺登以帮银行家脱罪为条件,迫使他达成交易,将银行的机密资讯泄露给中情局。

类似的任务斯诺登执行过许多次,在这一过程中,斯诺登逐渐认识到所谓的“美国精神”都是政客的谎言,信息安全在美国根本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对的事,你都会被监视和记录,即使是拨错了电话号码,你过去所有的通话记录都会被调查。

感到内心不安的斯诺登于2009年选择离职,并加入戴尔公司工作。

巧合地是,戴尔公司与美国国安局以及军方都有合作,斯诺登兜兜转转,还是成为了国安局雇员,并再次获得调取绝密文件的资格。

而这一次,斯诺登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国安局与中情局一样无视信息安全,肆无忌惮地对民众个人信息采取隐秘行动。

经过斯诺登的秘密调查,他发现一个更加令人胆寒的真相,原来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都是推动信息泄露的幕后黑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斯诺登脑海中萌生,在此后的四年时间里,斯诺登为达成目标,辗转于国安局各分站,秘密将一些绝密材料装进U盘,蛰伏并等待时机。

2013年5月的一天,斯诺登借口生病申请休假,随后火速离开美国前往香港,并作出他有生以来最为勇敢正确的决定。

这个决定令他放弃了20万美元的年薪,并承受着来自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追杀,同时也使他成为世界的英雄。

棱镜门事件

棱镜门事件

2013年6月5日,英国《卫报》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个名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上至各国元首,下至普通百姓,在美国情报部门的监控下,个人隐私一览无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卫报》在欧洲文化界的地位独领风骚,但《卫报》同样被欧洲人戏称为“愤青报”,所以消息曝光当日,许多人认为这不过是《卫报》抹黑美国编造的阴谋论,对此半信半疑。

但就在第二天,美国著名的《华盛顿邮报》也对此事进行披露,并公布了第二份绝密材料内容。

而这一切都是斯诺登的手笔,在香港短短一个月里,斯诺登约见了各大报刊评论员,向他们展示提前拷贝的绝密文件,并通过报纸公之于众。

原来,在过去六年间,美国国安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机密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如果你用谷歌浏览器搜索资料,那么你的搜索内容将留下历史记录;如果你是脸书用户,你的好友列表、聊天记录将被脸书总部电脑记录;如果你是苹果手机使用者,你在手机上储存的文件甚至是通话内容都将被苹果总部读取。

这些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互联网公司都应该在法律约束下严格保密。

但是,美国情报机构却越过了这条红线,将这些数据全部收纳。

随着“棱镜门”事件曝光,各大互联网公司不得不站出来鸣冤,称他们是在美国执法当局胁迫下,不得不交出用户信息。

更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同样也在美国国安局的监视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卫报》的爆料,2010年6月25日,梅德韦杰夫出席在加拿大亨茨维尔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峰会开幕式时,身为“果粉”的梅德韦杰夫在酒店使用iPad看世界杯和背诵演讲词,还在iPad上留下数张自拍。

而这些都被美国情报部门记录在案,至于梅德韦杰夫还在苹果上保存了什么机密文件便难以揣度了。

棱镜门事件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各国政府紧急召开会议商讨网络安全问题,在俄罗斯,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总统甚至将电脑赶出了办公室,改用打字机办公。

乔治奥威尔曾说:“在大欺骗时代,说出真相就是革命举动。”爱德华·斯诺登就是挑起这场信息安全革命的关键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这一切都在秘密进行中,当斯诺登将其公之于众后,一切都乱套了,而斯诺登本人也因此陷入了人生中最大一场危机。

逃亡之路

逃亡之路

“棱镜门”事件曝光后,奥巴马签署总统令要求遣返斯诺登回国受审,美国政府将斯诺登视作头号叛徒,而斯诺登不得不踏上流亡之路。

由于事先没有向任何国家申请政治避难,斯诺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此时的他就如同烫手山芋,全世界都敬佩他的勇气,但各国政府也迫于美国压力,不敢向他提供庇护。

2013年6月23日,斯诺登乘坐SU213航班从香港起飞前往莫斯科,在他看来,向来魄力十足的普京或许会为了他与美国对着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斯诺登赌对了,当SU213航班在谢列梅捷沃机场降落后不久,在机场逗留的斯诺登突然人间蒸发,就连最疯狂的记者,都没能找到他的下落,美国特工们更是急得抓耳挠腮却又无能为力。

直到8月1日,普京正式为斯诺登提供临时难民身份,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斯诺登才终于现身。

通过向俄罗斯提供美国的绝密文件,斯诺登获得了俄罗斯政府的信任。

同时,凭借高超的计算机技术,斯诺登在俄罗斯重新找到工作,依旧从事他最熟悉的信息安全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数年时间里,斯诺登的父母及女友相继来到俄罗斯与他团聚,斯诺登也正式与女友结婚并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

如今,斯诺登一家不仅拿到了在俄罗斯的永久居留权,还成功获得俄罗斯公民身份,与美国算是彻底一刀两断。

在大是大非面前,斯诺登牺牲个人利益,置人身安危于不顾,毅然决然向全世界披露美国政府的肮脏行径,他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