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目—全盾蜉亚目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古翅下纲

蜉蝣总目

蜉蝣目

全盾蜉亚目

全盾蜉亚目(学名:Pannota),蜉蝣目下的一个亚目

1.下属科

小蜉总科(Ephemerelloidea)

小蜉科(Ephemerellidae)

拟小蜉科(Leptohyphidae)

三角鳃蜉科(Tricorythidae)

细蜉总科(Caenoidea)

新蜉科(Neoephemeridae)

圆裳蜉科(Baetiscidae)

细蜉科(Caenidae)

鲎蜉科(Prosopistomatidae)

2.小蜉科

小蜉科(学名:Ephemerellidae)为蜉蝣目的一个科,稚虫英文俗名spiny crawlers(多刺喜爬蜉蝣)。小蜉科Ephemerellidae以前是蜉蝣目中一个宠杂的类群,几乎找不到一个共有衍征来定义本科。McCafferty & Wang(2000)将传统意义上的小蜉科分成6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分类史

对本科的研究,首推Allen & Edmunds的系列工作。本科目前已知16属200种左右,是蜉蝣目的第四大科,广泛分布于全北区和东洋区。在野外采集过程中,稚虫与成虫很难对应,而稚虫相对容易采集到,故对本科稚虫的研究要好于对成虫的研究。

中国已知7属15种。本科所有种类的体色及翅脉极其一致,分类特征主要是运用雄成虫外生殖器的形状和稚虫外部特征。故本文对本科种类的描述主要集中在这方面。

(2)形态特征 ①稚虫

个体5.0-15.0 mm,一般在同一地点采集到的所有蜉蝣种类中属中等大小;身体的背腹厚度略小于体宽,不特别扁,也不呈圆柱型,常为较暗的红色、绿色或黑褐色;体背常具各种瘤突或刺状突起;腹部第1节上的鳃很小,不易看见;第2节无鳃,第3-5或3-6或3-7或4-7腹节上的鳃一般分背腹两枚,背方的膜质片状,腹方的鳃常分为两叉状,每叉又分为若干小叶;第3或第4腹节上鳃有时扩大而盖住后面的鳃;鳃背位;3根尾丝,具刺。

②成虫

体色一般为红色或褐色,复眼上半部红色,下半部黑色;前翅翅脉较弱,MP1脉与MP2脉之间具2-3根长闰脉;MP2脉与CuA脉之间具闰脉,CuA脉与CuP脉之间具3根或3根以上的闰脉,CuP脉与A1脉向翅后缘强烈弯曲;翅缘纵脉间具单根缘闰脉;尾铗第1节长度不及宽度的两倍,第2节长度是第1节长度的4倍以上,第3节较第2节短或极短。三根尾丝。

(3)生活习性

生活于流水中的枯枝落叶、青苔、石块或腐殖质中,体色大多为黑褐色或红褐色,体壁坚硬,尾丝一般具刺和较稀的细毛,游泳能力和活动能力都不强,行动较缓慢;撕食性和括食性种类居多。游泳时具典型的"小蜉科"游泳姿态,即腹部不停地曲伸,以腹部后半部和尾丝击水,上下游动。

3.新蜉科

新蜉科(学名:Neoephemeridae)是蜉蝣目的一个科,本科稚虫英文俗称Large Squaregills (大方形鳃蜉)。新蜉科Neoephemeridae是蜉蝣目中地位最不定的科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分类史

它的成虫特征与蜉蝣总科Ephemeroidea十分接近,而稚虫却与细蜉科Caenidae接近。Bae & McCafferty (1998)对本科进行了全面研究。目前本科共知3属12种,外加1个化石种,分布于全北区和东洋区。我国已知2属5种。本科是一个小科,种类之间的区别较大,很易区分。

(2)形态特征 ①稚虫

个体较大,除触角和尾丝外,体长一般在10.0 mm以上。身体呈圆柱型或扁圆柱型; 褐色; 第1腹节上的鳃分2节,小而不易观察到; 第2节上的鳃扩大,呈四方形,背面有时具脊,全部或几乎全部盖住后面的鳃,但左右两鳃不重叠或不相接,有些种类的左右鳃相接,铰合在一起而不易分开; 3-6腹节上的鳃膜质片状,外缘呈缨毛状; 鳃位于体背; 三根尾丝。

②成虫

个体较大; 复眼黑色,大而明显; 翅面常具大面积的红褐色斑纹;前翅的MP2脉和CuA脉在基部极度向后弯曲,远离MP1脉,A1脉不分叉; 3根尾丝,中尾丝可能较短。

(3)生活习性

生活于静水中的石块、枯枝落叶或泥沙中。游泳能力不强,行动缓慢,不活泼。较少见。

4.细蜉科

细蜉科(学名:Caenidae)是蜉蝣目的一个科,本科稚虫俗称small squaregills(小方鳃蜉)。

(1)分类史

细蜉科Caenidae是蜉蝣目个体最小的一类。由于形态独特,自Newman(1853)建立Caenini以来,分类地位一直比较稳定。有关本科的较重要的研究有:Thew(1960)对本科的属级阶元进行了系统总结,Malzacher(1984,1986,1987,1990a,1990b,1992,1997)对本科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Provansha & McCafferty(1995)、Provansha(1985)建立了两个新属,Soldán(1978,1986)的工作也有较强的系统性,Gillies(1977,1982)建立了来自非洲的两个属。

本科目前一般采用Malzacher(1987)的分类,就是分成两亚科,即细蜉亚科Caeninae(稚虫单眼不向上部突出,稚虫和成虫前足基节窝相互靠近而使前胸腹板成三角形状)和短尾蜉亚科 Brachycercinae(稚虫单眼顶部明显突起呈棘突状,稚虫和成虫前足基节窝远离而使前胸腹板成四方形)。前一亚科包含10属约150种,后者包含4属约30种。

(2)形态特征 ①稚虫

个体小,除触角和尾丝外,体长一般在5.0 mm以下。身体扁平;后翅翅芽缺如;第1腹节上的鳃单枚,2节,细长;第2节上的鳃背叶扩大,呈四方形,将后面的鳃全部盖住,左右两鳃重叠,背表面具隆起分支的脊;3-6腹节上的鳃片状,单叶,外缘呈缨毛状,缨毛状部分可能再分支;鳃位于体背;3根尾丝,色淡,不显见,具稀疏长毛。

②成虫

个体较小,一般在8.0 mm以下;复眼黑色,左右分离较远,看上去像位于头的侧面;前翅后缘具缨毛,横脉极少;后翅缺如;尾铗1节,阳茎合并;3根尾丝。

(3)生活习性

大多陷生生活于静水水体(如水库、池塘、浅潭、水洼等)的表层基质中,如泥质、泥沙与枯枝落叶混和的底质中。少数生活于急流底部。由于非常小且不活泼,不易采到。游泳能力不强,行动缓慢。滤食性和括食性。

5.鲎蜉科

鲎蜉科(学名:Prosopistomatidae)是蜉蝣目中最特化的类群,仅知Prosopistoma 属19种。虽然对本科稚虫的了解很早,但成虫了解却很有限,成虫已知的仅3种。本科分布在澳大利亚 (1种)、东洋区 (9种)、古北区 (3种)、非洲区 (6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分类史

Gilles 等(1954)对本科的总结性研究为后人提供了关于本科研究的详细历史,并首次详细报道了本科成虫的特征。Peters (1967)报道了东洋区5新种,并给出了当时本地区所有种类的检索表,Soldán & Braasch (1984)又报道了东洋区的2新种,也给出了检索表。

在我国,刘保元等(1984)报道他们 1980年采集到本属的稚虫,Tong & Dudgeon (2000)报道1种。本研究中,作者采集到两新种,并借到了上述各种的标本,经研究后得知,我国共知鲎蜉科4种。

(2)形态特征 ①稚虫

中胸背板极度延展成胸甲(carapace)。向前与前胸合并,并向下延伸;向后达到第7腹节的背方。第7腹板向背上方隆起,与中胸背板紧密贴合;在体侧,中胸背板向下方延伸,与腹板紧密接合。因此,中胸背板与身体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空腔(有时叫呼吸腔branchial chamber),翅芽及腹部的6对鳃就包在腔中。头部前缘突出,紧缩时后缘与胸甲相合;腹部7-10节及尾丝也可以伸缩,故其身体紧缩时就呈半球型。上颚的磨齿区消失,左右上颚对称。下唇较小,与极度扩大的亚颏前缘凹陷相合。

②成虫

雌雄成虫有较大差异。雄成虫的触角柄节极度扩大;前足的基节与转节、转节与腿节的关节转向,故前足只能向上举;各足较短;前翅无横脉,纵脉除R脉外不分叉;在各纵脉两侧端半部,翅纵向加厚,形成两条“伪脉”伴随一条纵脉的特殊脉相。翅后缘具缨毛。阳茎叶大部分愈合,尾铗3节,端节较小。雌虫的成虫期消失。雌亚成虫的触角形状与雄成虫相似,但较小。前翅无横脉及"伪脉",后翅较雄成虫后翅小,脉也少。

(3)生活习性

稚虫生活于石块底质的急流中。有意思的是它们在静水中能自由迅速地游泳,而在流水中却显得十分无助 (Gilles et al., 1954)。据在野外观察,它们可能是紧贴石块生活的种类,平时可能主要靠爬行移动。关于游泳的动力,Soldán & Braasch (1984)认为可能是由于鳃的运动。成熟稚虫在黎明时羽化。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