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碗托的食材当然离不开荞麦,荞麦,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约60至80天就可成熟,并且春、夏、秋皆可播种。荞麦红杆、绿叶,开白花,成熟了就是三角形黑褐色荞麦籽。小时候流传一个谜语:“三块砖盖个庙,里面住个白老道。”说的就是荞麦。

荞麦碗托是陕北一道地方名小吃,而陕北的女人几乎都会做荞麦碗托。陕北女人朴实、勤劳,都有一双巧手,都是粗粮细作的高手。简简单单的食材在她们的妙手生花的手下,即可做出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来。荞面碗托,作为一道地方美食,并且是陕北人追捧的美食,陕北的女人几乎人人会做,如果有人不会做,反而会被人讥笑的。我的母亲就是做荞面碗托的一把好手。

小时候想吃荞面碗托了,就让母亲做。母亲对我的要求常常是有求必应,只要我想吃,她就会不辞辛苦地做。其实天底下的母亲都一样,只要儿女要求的,作为一个母亲,她甚至愿意把心掏出来无私地给儿女。

荞面碗托做起来比较麻烦,先将荞面中加入盐、适量加入五香粉,用凉水和面,和成面团。而后再一边一点点地加入凉水,一边用手反复揉搓,直至面团慢慢地稀释成面糊,面糊以倾倒时一条线不断为佳。然后把面糊倒在碗中或者盘中放入锅中蒸。一般是把面糊放在碗中蒸,这大概也是碗托这个名称的来历吧。切记,在碗中或者盘中倒入面糊之前,一定要在碗中或者盘中抹一点食用油,那样的话等碗托冷却后容易与碗或者盘分离。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出锅,冷却后用提前调好的汤汁一拌即可食用。

冷却后的碗托白里泛青,色泽诱人。用手轻轻地一拍,Q弹丝滑、微微颤动,普普通通的荞面,华丽转身,摇身一变,成了舌尖上的美食。好吃的荞面碗托离不开汤汁,汤汁是荞面碗托的灵魂。荞面碗托被陕北人称之为夏天的降暑神器,当然要凉拌着吃。荞面碗托用刀划成菱形状,也有用刀切成叶片状,浇入汤汁。汤汁一般用蒜泥、醋、辣椒、红油等调制,喜欢吃香菜的可以加入一点香菜。黑色的陶瓷碗中,在陕北碗托所用的碗大部分是敞口浅底的小黑陶瓷碗,切成菱形或者叶片状的碗托在油亮亮的汤汁中时隐时现,翠绿的香菜点缀其间,光看一眼就让人食欲大开。

荞面碗托的特色是爽滑、筋道、油润、麻辣、鲜香、解暑。炎炎夏日,来一碗荞面碗托,回味无穷,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佳肴。在陕北荞麦碗托还有一种经典吃法,叫麻辣肝碗托。把煮熟的猪肝用刀切成薄片,用生姜、葱、辣椒、麻椒等入锅爆炒。吃碗托时再加入爆炒好的猪肝,一碗光滑细腻,清香利口的麻辣肝碗托就做好了。耐嚼的碗托配以香味十足的猪肝片被爽口的酱汁包裹着,吃一口,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荞面碗托相传起源于西晋战乱年间。西晋初年,匈奴人内迁,受到西晋统治者压迫,匈奴贵族刘渊打起了反晋旗号,从离石派大将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奴隶皇帝﹚发兵进攻西晋都城洛阳。后因石勒粮草不足,四处购粮,开始购买的粮食多为荞麦。粮食紧缺,士兵只能把荞麦磨碎熬粥喝。一次几个士兵外出回来晚了,荞麦粥已经冷却成块,饥饿的士兵把荞麦块切成条,随便撒了点盐吃,感觉味道不错。后来流传至今,演变成了今天的荞麦碗托。

荞麦碗托因为其制作于碗食于碗得名,风靡晋南、陕北地区,千百年来以其柔韧、筋道、滑腻、香辣爽口。以及独特的食用方法而名扬四海。既是充饥果腹的美食,又是啖口小酌的盘中菜。在陕北荞面碗托深受人们的喜爱,在陕北美食排行榜上赫赫有名,是大人小孩都追捧的美食。陕北人吃荞麦碗托是不分季节的,春夏吃凉拌碗托,清凉爽口;秋冬可以吃热炒的碗托,浓浓的,很贴心。

荞麦碗托在陕北属于大众美食,在陕北随便到某个城市或者某个小镇,到处都有卖荞麦碗托的小摊位。一张小方桌,几个小凳。到了卖碗托的小摊位前,找个小凳坐下,喊一声,老板,来一碗碗托。老板一声,好嘞,您稍等。老板噔噔手起刀落,一碗碗托切好,浇上汤汁,眨眼功夫,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碗托就放在了你的面前。急急地端起碗,拿起筷子,开吃。碗托入口丝滑,凉爽。吃完了不忘记把汤汁也喝个精光,汤汁酸酸的、麻麻的、辣辣的,爽的不要不要的。

不光在城镇,就是在偏远的农村也常常有卖荞面碗托的小商贩骑着个小三轮走街串巷卖碗托。进的村子,小商贩扯了嗓子喊,卖碗托喽,又凉又爽的碗托……余音婉转诱人!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而一方水土也养就了一个人的胃,一个人的味蕾是有记忆的,味蕾的记忆是抹不去的乡情乡愁!(文/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