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东南坡,有一座小县城,名为将乐县。

将乐县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建制,近代以来,这里又成为中央苏区的一部分,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便是来自将乐县,他的名字叫陈佳忠。

1933年8月,陈佳忠出生在福建省将乐县的一个普通家庭,虽然家庭贫困,但父母还是尽可能地供他读书,这让陈佳忠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人。

当时的中华大地战乱纷飞,国民党反对派不断对我各个苏区进行“围剿”,与此同时,日本还发动了侵华战争,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中国的老百姓饱受苦楚,强烈期盼有人能够将自己拯救出水火。

幸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取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迎来了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陈佳忠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当时共和国刚刚创建,人民政权还不稳固,急需年轻力量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陈佳忠于1950年开始参加工作,回到家乡将乐县担任小学老师。

1952年,陈佳忠离开教育行业,转入政府部门,在福建省交通厅南平运输处担任干事兼团支部书记,此后,陈佳忠又先后担任了福建省交通厅保卫科副科长、福建省委工业交通工作部干部教育处副组长等职务。

虽然陈佳忠的职务不高,但他却是一个政治嗅觉极为敏感的人。

比如说1964年,中央指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就是“四清运动”,陈佳忠积极报名参加,成为整风办公室主任。

在接下来的十年运动中,陈佳忠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按理来讲,陈佳忠本身就属于福建省政府部门的人,但他却积极投身到那场运动之中,带领中下层干部“造反”,将斗争矛头指向了省委省政府的领导。

1968年,福建省革委会成立,韩先楚被任命为革委会主任,表现活跃的陈佳忠也被吸纳到革委会领导班子,成为革委会委员,此外,陈佳忠还担任了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秘书组工作人员、福建省冶金工业局党的核心小组成员等职务。

1973年8月,党的十大在北京召开,陈佳忠作为福建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令人没想到的是,陈佳忠竟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瞬间成了福建省的大人物,1975年,陈佳忠被提升为福建省革委会副主任。

那段时期,福建省革委会是福建省的最高权力机构,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现在的福建省副省长,属于副省级干部,算是地方高级领导干部了。

当时陈佳忠坚定不移地执行“四人帮”极左的路线,犯下了严重的罪行。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陈佳忠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1976年10月,就在“四人帮”被粉碎不久,中央就宣布免去了陈佳忠的职务,并在1977年宣布开除陈佳忠的党籍。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开始了全面拨乱反正,陈佳忠也等来了对自己的判决,他被判处无期徒刑,不过,后来因陈佳忠表现良好,被减为十年有期徒刑。

随着那个时代的结束,陈佳忠退出了历史舞台,逐渐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中,陈佳忠的故事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