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过

“双十二”又要来了

然而盯上你钱包的不只有商家

还有“与时俱进”的诈骗分子

各位网民朋友请注意

如果遭到了疑似购物诈骗

请立刻向蜀黍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二吐派出所立即对此案展开调查,通过分析案情、大量调查走访后最终锁定嫌疑人为十二吐乡居民李某,在兴林派出所的支持下,民警立即对诈骗嫌疑人李某依法传唤到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几种快递诈骗手法

大家也一定要擦亮眼睛

谨防上当!

假冒客服诈骗

骗子假冒客服给消费者打电话、发短信,无非几个借口:

◎ 购买的产品缺货;

◎ 购买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 快件丢失……

以“赔偿承诺”为由,向消费者索要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号信息。随后,以网站客服系统故障为由,向消费者发送一条包含木马病毒的网站链接。消费者一旦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对方就会以系统拥堵、不立即转账资金会冻结为由,让消费者提供手机验证码,只要一提供,钱立即被转走。

提醒:

1、不要因为对方能说出你详细网购信息就放松警惕;

2、遇退货来电,立即登录网购平台,通过正规渠道与卖家客服进行确认;

3、真正的网购退款,不需要离开购物平台,不需要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

货到付款诈骗

全国各地都有“39元货到付款”、“49元货到付款”之类的小额诈骗案件。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购买个人信息;发布广告,让消费者主动留下地址和电话),以重要文件、饰品、手表、洗漱用品、赠品等名目进行精准投递。

在这些货到付款的包裹里,往往只有成本极低的假冒伪劣商品,甚至是几张废纸。这种诈骗手法有几个特点:受众人数多、迷惑性大、针对性强,由于诈骗金额较小,发现被骗,报警也无法立案。许多人吃了哑巴亏,也只能选择隐忍。

提醒:

1、代人收快递时,要先与当事人进行确认;

2、寄件人不详或者联系不上的,建议直接拒收;

3、难以确认时,可开箱验货查看是不是自己的快递,再决定是否签收。

诱骗汇款诈骗

突然收到一条短信:XX快递通知您有包裹未签收,请与07XX-XXXXXX联系。

电话打过去,对方就会要求提供电话、姓名,然后说你的包裹安检有问题(有毒品之类违禁物品),涉嫌违法。声称可帮你转到公安部门跟X警官联系,还让你打114查询该号码。很多人一听到“违法”两字就慌了,为了自证清白,会乖乖地按骗子的要求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等到反应过来,钱已经被骗走了。

提醒:

1、不轻信来电显示,骗子可以利用改号软件,将自己的号码改成任意号码;

2、从来没有什么“安全账户”,最安全的账户一定是自己的;

3、不要被骗子吓到,遇到危难报警,而不是转账!

送货上门诈骗

网购后,“快递员”迅速送货。消费者想拆包裹验货,被“快递员”制止:“必须先付货款之后才能拿回去拆,否则如果拆了又说退货,我得自己赔偿损失。”等到付清了全部货款,“快递员”收了钱之后就借口还有很多快递要送,匆匆离开。

消费者回家打开包裹一看,网购的物品居然是劣质产品。刚想退货,却接到了正牌快递员的电话,这才明白前面的“快递员”就是个骗子,专骗货款。

提醒:

1、送货过于神速要警惕,小心订购商品未发货,“快递员”已来敲门;

2、如果没办法验证快递员身份,至少可以验证快递商品,不给验货坚决拒收。

假借手机诈骗

骗子从网上购买到详细的个人信息,登录事主网银,发现里面有钱。为了获取当事人的验证码,就冒充快递员打电话套取地址。趁当事人签收快递的时候,骗子的同伙就会打电话给当事人,称“快递员”电话无法接通,请“快递员”接听电话。趁当事人不注意,这个假冒的快递员就会盗取SIM卡,以达到获取验证码的目的。

提醒:

1、手机属于私人物品,关系到个人信息和财产,千万不要轻易外借;

2、不轻易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获得信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单身女性还要小心对方是否有歹心。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定要仔细甄别严加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