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治理注入“心”能量

——漳州市全面构建多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2月11日讯 2月15日,漳州市社会治理心理健康服务培训基地揭牌;“5·25”心理健康日,漳州全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系列活动;9月15日,漳州市启动心理援助热线……

一个个助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的项目相继落地,背后是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高位统筹、高效推动。在这种强有力的保障下,漳州市委政法委将社会心理服务融入基层治理,不断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新模式,为社会治理注入“心”能量。

防治一体

解锁“心”路径

2月15日,漳州市委政法委、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举行漳州市社会治理心理健康服务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漳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慧德对此高度重视,参与揭牌见证。社会治理心理健康服务培训基地的建立,为漳州市政法系统提供了心理知识培训平台支持——为司法队伍培养更多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守护群众心理健康。

这是今年以来漳州市委政法委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的一大动作,通过政校合作模式,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平台,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档升级。之后,漳州市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举措频出,不断解锁“心”路径。

今年9月15日,张慧德为新开通的心理援助热线968995揭牌。这条心理援助热线整合了先前两条热线资源,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平台,抽调医院专业精干人员接听电话,提供24小时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服务,同时创新警医合作模式,加强特殊心理反应人群的紧急处置能力。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漳州市委政法委又尝试将社会心理服务与网格管理相融合,实现防治一体,打通社会心理服务“最后一公里”,用心用情呵护群众的心理健康。

“针对心理问题隐蔽性强的特点,我们充分发挥‘平安漳州e家’网格力量,在日常走街串巷中收集排查辖区困难家庭中特殊群体的心理服务需求。”据漳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网格员会根据收集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划分风险等级,再依据等级安排社区专职心理服务人员进行疏导,严重的会安排专业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对个案进行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疾病转介治疗,形成发现、分析、干预的工作闭环。

事心双解

和谐“心”配方

除了特殊群体,关于社会大众心理难题的纾解工作,调解是一种重要方法。

调解,调的是矛盾,解的是心结。漳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平台建设、队伍培育、走访排查、疏导化解“四个同步”推进,把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运用到矛盾纠纷多元与预防调处化解全过程各环节,将心理服务阵地整合到“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探索矛盾纠纷“心”解法,达到社会心态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效联结的目的,实现“心安”“理得”。

2023年“五一”节刚过,长泰区行政服务中心婚姻登记处就迎来了一对夫妻要申请离婚登记。秉着“劝和不劝分”的原则,工作人员将夫妻俩引到婚姻劝导室,让辅导员小林予以疏导。

在交谈中,小林了解到这对夫妻已结婚10年,育有2个女儿,现因日常生活琐事发生纠纷而申请离婚。于是,小林先引导双方重温美好过去,再以孩子为切入点,分析离婚对孩子带来的影响。经过1个多小时的调和,终于促成这对夫妻和解、放弃离婚打算。

这对夫妻的离婚纠纷只是普通家庭的缩影。针对此类情况,长泰区民政局还深耕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成立婚姻家庭辅导室,精心选聘责任心强、熟悉法律、有群众工作和调解工作经验的退休干部组建辅导员队伍。调解时,辅导员耐心劝导,尽可能地挽救问题婚姻;调解后,辅导员也不定期开展电话回访、入户回访、约谈了解,对调解成功的家庭实施后期跟踪回访,巩固调解效果。

从“心”出发,打开“心防”、疏通“心结”、治愈“心病”,让心理疏导成为婚姻关系的“润滑剂”,这就是长泰区民政局婚姻家庭辅导室取得高劝和率的一剂“良方”。今年以来,共受理离婚申请526对,劝回未办理离婚登记209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