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沈阳热了火了,成了外地人旅游优选目的地之一。种类繁多的媒体给沈阳贴上“巴黎、欧风、思密达”的标签;推介沈阳的烧烤、老四季、大冷面;打卡洗浴天花板、一宫两陵、张学良旧居。

借助网友的亲身体验,我们仔细观看、认真梳理和深入思考,以支撑我们寻找答案:除了那些实打实的景点、货真价实的餐饮、市井风浓的早市、舒畅心情的洗浴之外,沈阳到底凭借什么吸引了那么多外地人,并且来了沈阳之后都愿意说好?

沈阳肯定是有独有的特质让人舒心舒畅舒服,通过游客的叙述和展示,我们尽量去捕捉和挖掘,我们觉得让他们“差点走不出沈阳”“单方面宣布东北是第二个家”,是由于沈阳的热情、温情、共情、真情,让人产生了赞许、留恋、依赖、感谢的情感。

热情

沈阳为什么能吸引越来越多外地人?沈阳人天生骨子里的热情挡不住!

外地游客说

网友“小荞妹吖”11月24日发布视频:第一次打卡东北小河沿早市!视频封面就是和穿花棉袄的女摊主互动,大姐姐挥着手脸上笑开了花“东北人欢迎你们”。

“小荞妹吖”入乡随俗、人从众地被这热情感染了,和大姐互捧互赞,“贼拉好看”“必须贼拉好看”。她要和大姐姐合影,没想到大姐姐给足了“面子”,把自己直播的镜头推向“小荞妹吖”:这位外地来的小妹妹,长得太好看了!

光说不练不来实的,不是东北人的性格,夸赞完小姐姐漂亮、合影之后,大姐姐送给小姐姐一碗酸菜汤,“天是冷的,但东北人的心嘎嘎热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点述评

在“小荞妹吖”拍摄的视频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也是最习以为常的——热情。只要你走过路过,稍作停留,摊主就会热情招呼。花棉袄大姐这一早晨得说多少回“东北人欢迎你”,凡是停下来拿着手机录视频的,都会得到花棉袄大姐的热情回应吧。

一碗酸菜汤,值多少钱?标价一元两元甚至本来就是吃饭免费喝的,但“小荞妹吖”捧在手里说的却是“姐姐送我的,太热情了,超好。”多年以后,“小荞妹吖”也许记不得小河沿早市的其他了,但暖心话暖心汤的感受记忆会持续,没法评估这持续力量的价值。

每个人发自心底露在脸上的热情,在这冬日的早市里,一下子就能抓住游客的心,调动游客的期望值,抹去异地他乡的陌生感。一句暖话能抵三冬寒。作为生长在寒冷东北的沈阳人,最懂这句俗语的意思,最能把这句话用到实处,最能把这句话的功效发挥出来。

接着热情,人人喜欢。

温情

沈阳凭什么让外地人差点走不出去?沈阳人不做作不矫情的温情舍不得!

外地游客说

网友“魏十一”2022年10月24日开始自驾中国之旅,用心去发现每座城市独有的美,他慢下脚步穿梭于市井小巷、浸润于人间烟火,探索城市魅力的另一面。

沈阳的美和魅力在什么地方?

“魏十一”这样叙述:在东北旅行的最后一站,我差一点走不出沈阳这座城市。你敢相信,我在沈阳足足待了20天,每次要离开的时候,总会有一个理由让我留下……

让“魏十一”第一次想在沈阳留下的是因为这里的人、这里的温情。到街上买吃的,没等开口,马上就会有一个亲切的声音问候“来了,孩儿!”西塔路边卖海鲜鱼饼阿姨的温情问候,让“魏十一”感受到异乡的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点述评

“孩子,看看买点啥。”“姑娘,你穿着就是好看。”“小伙儿,大姨指定给你挑好的。”

把年轻人像自己孩子一样亲切称呼,这是沈阳人的习惯,因为他们从很早就工作在一个厂子、生活在一个大院,年长者用天然的温情待人,这种方式又流传给下一代。“赵叔、李姨、周哥、老弟、王姐、小妹”,哪个沈阳人都有几个没血缘关系的亲戚,叫得那么自然亲切。

试想一下,如果卖鱼饼阿姨招呼“魏十一”:“先生,想买什么,我给你介绍一下。”全体沈阳人都得笑翻:这是拍电视剧啊。这是西塔吗,这是沈阳人的日常说话打招呼吗?

在“钱总、孙经理、张老板、周董”等泛化的称呼面前,沈阳人温情的招呼方式,让外来游客瞬间抹去陌生感和局促感。让“魏十一”在沈阳停留那么多天,肯定是有温情的因素,谁不想在异乡找到家的感觉,感受到家的温情?!多年以后,“魏十一”也许忘了海鲜鱼饼的味道,但这一句“孩儿啊”的温情声音永不磨灭。

温暖有情,人人受用。

共情

沈阳有什么魅力让人只捡着优点说?

沈阳人为你想为你办的共情很难得!

外地游客说

网友“南京刘好燃”是一位拍摄手法成熟的博主,是周末来沈阳旅游的典型网友之一,直接是坐着飞机从南京飞到沈阳。“用周末24小时去沈阳吃鸡架和逛早市是怎样体验?”“周五下班索性买了一张机票踏上去往沈阳的旅途。”直击现场、说走就飞的文案一下子就调动了网友的好奇心。

“南京刘好燃”到沈阳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鸡架,也正如众多游客遇到的,沈阳热情好客的出租车司机炫耀地介绍“没有一只鸡活着走出沈阳。你去那家烤鸡架可太牛了,再整点小啤酒”。

气氛已经烘托到位了,烤鸡架能不能吃上,小啤酒能不能喝上?接下来的情节很魔幻又很现实:没人排队的摊位前,鸡架已经没了——都被预订了。“你真从南京坐飞机来沈阳的?”“别走,给你匀两个鸡架,你悄悄地别吱声。”“不用扫钱啊,扫钱就不给你了。”

一点述评

当你遇到事,正好我能办;当你需要时,我正好专业。为你着想给你办事,说办就办不废话,这就是共情吧?沈阳人自带的基因——爱帮忙能帮忙,现在只是换了一个新词——共情。

顾客询问还有鸡架吗?蹲在地上忙活的年轻摊主正常回答“都订出去了。”但听说是从南京飞来沈阳旅游的,年轻摊主马上站起来做出反应“给你匀两个别吱声”,后来的情节又是那么自然流畅——“别扫钱啊,扫就不给你了”——把共情演绎得充分到位无可挑剔。

还是设想一下,顾客说从南京飞来的,摊主也可以不共情地回复“不好意思,都订出去了,下次再来吧。”一句“下次再来、明天再来”,直接把远方游客拒之千万里,人家只有24小时旅游时间,哪还有下次和明天,明天晚上就得坐飞机回南京了。

共情不是多么难,因情而做也容易。如果沈阳游客在南京想吃盐水鸭,店主说都预订了明天再来吧,你啥心情?如果店主给老顾客打个电话让他推迟明天再吃,把这个鸭子让给沈阳游客,你又是啥心情?把这两个心情互换一下,就是沈阳人待客的共情。多年以后,“南京刘好燃”可能忘了鸡架的味道,但他会记得是怎么吃上的鸡架,而且是免费。

有情有义,人人与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点总结

让旅游热潮持续 沈阳需要做什么?

自我努力加上外界推动,“到沈阳去玩”已经成为一个话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并赞赏所有人的努力。

无可争辩的事实是,要说景点、早市、餐饮、洗浴,在全国哪个地方都有。要论硬件设施、软性服务、品类项目,兄弟城市做得不比沈阳差或者说还要好。

那么就更让我们思考了,想让来沈阳旅游的热潮持续下去,沈阳应该筛选哪些特质,坚持哪些优势,做大哪些强项?沈阳需要找到、凭借和依靠什么样的“独门绝技”吸引外地游客,并且让他们感觉不虚此行,走了之后还念念不忘,见人就大力推介呢?

就说淄博烧烤吧,吸引游客的是烧烤味道吗?是价钱实惠吗?我们认为,淄博热情好客、处处为游客着想,所以口口相传,人越去越多,淄博越做越好越让人依赖信任,成了外地人非去不可的目的地,至于烧烤啥味道、好吃吗?早已不是体验关注的重点了。淄博烧烤突然爆火也可以归结为用情用心待客。

热情、温情、共情让人感受到真情,一个“情”字是让沈阳旅游热潮持续的关键,应该抓住并且全力放大强化。

山海有情,天辽地宁。这时再读辽宁旅游宣传口号更有所感悟。

有情!沈阳真正领会了并持续释放无限能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话沈阳、辽沈晚报

更多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