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兴,则特色产业兴。近年来,遵义市桐梓县不断强化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保护及运用,着力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用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撬动优化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有地标标识的桐梓方竹笋。万莲莲摄

桐梓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内的遵义桐之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桐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厂区内查看方竹笋的加工情况、产品的包装以及地标标识的使用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扫码识别地标产品。万莲莲摄

“使用了地标之后,对我们公司的发展的销售额、市场保有量都有很大的帮助,销量和销售额都在成倍的增长。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公司整体的一个产量只有百来万,现在的话是有上千万”提及使用地标带来的好处,遵义桐之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雪姣滔滔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桐梓方竹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识。王琨荣摄

遵义桐之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无硫干笋、水煮笋、休闲即食笋为主的企业,于2019年成立,在2022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桐梓方竹笋”专业标志的使用资格,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省外市场,今年,预计产值达80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桐梓方竹笋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王琨荣摄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生灵。方竹是大娄山山脉特有竹种,生长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丛林中。桐梓县作为中国方竹笋之乡,拥有全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原生方竹林。桐梓立足这一资源实际,重点培育方竹产业企业,全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强化资源聚集,让优势产业优先发展,逐步形成一批具有桐梓特色的方竹产业链企业。早在2014年,桐梓方竹笋成功入选为该县第一批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产包装好的方竹笋。王琨荣摄

“我局立足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实际和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的工作需要,通过培育和发展壮大我们国家地理标志使用企业的数量,今年,帮助指导辖区三家企业获得了知识产权的备案公告;并开展了系列的专项监督检查,今年我们出动了执法人员120余人次,参与了4件地理标志的相关执法案件,联合公安销毁了2538件假冒伪劣的侵权物资。”桐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股负责人赵彩燕介绍,截至目前,桐梓县共有8家企业获得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使用资格。

桐梓蜂蜜是桐梓县在2017年申报获批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该县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蜂特色产业,同时积极优化蜂蜜产业链,打造蜂产品品牌,将蜂产业打造成具有桐梓特色的富民产业。

近日,走进位于桐梓县羊磴镇桃子村的蜜蜂养殖基地里,只见一桶桶蜂箱在田地里有序摆放,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蜂箱飞舞。

“今年的蜂糖可以,我们家的蜂糖收了两百多斤,卖的时候是150元/斤卖给村里面的,收入也还是可以。”桐梓县羊磴镇桃子村蜂农梁正梅非常高兴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桐梓蜂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王琨荣摄

该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鼓励当地群众养殖蜜蜂,并与桐梓县德毓蜂业签订了销售协议,不仅确保了蜂蜜的销路,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我们村从2017年开始发展养蜂,农户一家两桶三桶蜂桶,现在发展到了几十桶,开始发展的时候在一百箱左右,到现在发展到400多箱,现在有20多户农户都在养蜂,年均产蜂量4000余斤左右,从以前的几万块增加到现在三四十万左右。”桐梓县羊磴镇桃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沛群说还会鼓励更多农户发展养蜂。

据悉,该县的德毓蜂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获批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桐梓蜂蜜”资格的两家企业之一。桐梓县德毓蜂业发展有限公司除了销售传统的蜂蜜外,还专注于蜂蜜产品的研发,目前已生产出蜂蜜水、蜂蜜刺梨汁、蜂蜜姜茶等相关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消费者售卖。目前,该公司年产值已实现230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蜂蜜包装情况。万莲莲摄

“接下来,我们会用好地标产品这个活字招牌,加大资金的投入 ,及时更新设备,做到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同时做好产品的研发及深加工,不断地去开拓不同的销售渠道及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尝到桐梓蜂蜜。”桐梓县德毓蜂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应德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地理标志产品是地方特色产业的代表,不仅体现了丰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更彰显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截至目前,桐梓县已有“桐梓方竹笋”“桐梓蜂蜜”“花秋土鸡”等6种桐梓“土特产”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下一步,我局将加大对县域优势农特产产品的资源的挖掘,发挥已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的优势,在品牌上的宣传、品牌的推荐、品牌的管理制度等等方面下功夫,能够共同出力把我们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标准化,把地理标志的产业真正的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赵彩燕如是说。(万莲莲、王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