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望历史 留住记忆

江东平

12月13日,当国旗第十次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而降,当和平的钟声再一次为历史记忆而鸣响,我们进入了“公祭时刻”。“国行公祭,法立典章”,让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成为国家记忆,庄严宣示了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我们以国之名,把民族的苦难铭刻于心,把和平的愿望付诸于行,凝聚起圆梦中华的前行力量。

这是勿忘国耻的家国情怀。在首次国家公祭仪式上,国家公祭鼎的帷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徐徐揭开,作为国之重器立于公祭广场,向世人宣告了“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每一次祭奠,都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守护的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的是不容否认的真相。《世界记忆名录 南京大屠杀档案》、《拉贝日记》全译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等百余本图书的出版,《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等多家学术期刊发表的千余篇论文,无不昭示着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永远留在了中华民族的苦难记忆里。

这是记忆传承的强大力量。多一个人记住历史,就多一份传承的力量。在国家公祭的哀思中,历史的记忆绵延不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庭祭告活动中,幸存者的后人和青少年代表为死难者名字“描新”,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后代接过了传承历史记忆的接力棒。分众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全国各地的学子和不同行业群体在“大思政课”中牢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这是共筑和平的美好愿景。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以来,更加突显了这段历史的国际意义。近年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参观者在纪念馆写下和平的心声,南京大屠杀中救助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后代创作了歌曲《感同身受》,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引导国际青年做和平理念的践行者,南京大屠杀史实国际巡展使海外观众看到了浴火重生的新南京。国际和平徒步、国际和平烛光祭、海外华人和平集会等纪念活动,让中外人士认识到“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守望历史是为了创造新的历史,留住记忆是为了走好未来的路。让我们筑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信念之基,以史为鉴,奋勇前进,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持续推向前进,不断开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 辑:江东平

·监 制:凌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