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教育信息速递

2022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除上海地区),各项科目题难,一度霸占热搜,就拿数学来说吧,这一届的高考生们,也纷纷吐槽数学太难:“感觉这次数学考试的难度,是把所有的难题都放在一张卷子里”、“要不是有摄像头拍着,我就趴在地上哭了”……

有人评论说:“今年数学出卷思路,文科生当理科生,理科生当华罗庚”。

除了心疼这些考生,网上也有很多家长疑惑——不是在双减吗?为什么数学还越减越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你仔细研究过今年的试卷,或者看过一些专家的分析,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先说结论,其实今年的题并没有更难,因为它本身没有超纲也不存在奇题怪题。

大家之所以认为它难,主要在于:

1.知识覆盖面广,一个题考的知识点多。还是那些知识点,换一种考法,换一种组合,甚至换一下顺序,对于知识掌握不熟练只会刷题学生,看到后就懵了。

2.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比如生态环境、科技发展,社会与经济,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当这些比较新颖的题目或者故事出现,学生没见过就会不由的紧张,心理上造成试卷很难的印象。

3.题目更加开放,考察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增加了一些开放性问题,蕴含了丰富数学思维,给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多层次的思考空间,考查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高考数学题目的这些变化,对于只会刷题、套公式的学生,确实是比较残酷的打击。

但只要你对政策有所敏感,你就会发现这种变化才是顺应趋势的,是必然要发生的。

因为比起做题机器,我们国家现在更需要的是能学以致用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02

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方向,在近几年的政策中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

比如尽管双减肃清了一大批全国竞赛活动,但在被保留下来的教育部竞赛活动白名单中,科技创新、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竞赛都占有一席之地,数量是其它竞赛活动的7倍以上。

再比如前段时间公布的“新课标”中,有两个重要的变化。

一是信息科技课程被单独提了出来。二是跟以前相比,小学的科学和初中的理化生衔接更加紧密,更注重跨学科融合能力。

所以,不管是从对中小学生的培养方向、对高考题目的改革,还是从就业形势来看,培养孩子的下面这3种能力,都刻不容缓:

· 数理思维

· 跨学科知识融合

· 实际应用能力

高考又出现编程

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不过高考的讨论热度一直未减。作为一名专业的“编程弄潮儿”,小编惊讶地发现,今年的高考数学又出现编程题!

高考卷出现编程题,已经不是头一回了。那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哪些出现在高考的编程题!

浙江省2019年的高考卷,不仅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出题素材,还考了“算法流程图”。

题目的考点虽然是高中数学知识,不过逻辑图、流程图的出题形式,编程孩子一定都很熟悉,解题思路和编程思路也非常类似。

在小编看来,数学和编程,大有殊途同归的感觉。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编程也主要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编程,是一个不断提高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让孩子提早接触编程,能帮助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方式、认真检查的习惯、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就指出:

“编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机器就可以编程,设计、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才是我们需要着力培养的。”

所以学编程的孩子,不仅有机会赢在当下,更能有潜力赢在未来!

升学新方式

关于高考政策,一直在不断地变动,为的就是希望学生的个人能力,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和家长也都在不断地关注政策的变动,避免学生走了冤枉路。

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其中规范了艺术类专业的招生政策,包括艺术类考试和高水平艺术团考试,这意味着艺考生的升学之路,迎来重大变革。

值得家长们关注的另一个消息是:2024年将取消高水平艺术团,转而扶持科技特长生,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量增大,在2015年开始,国家大力推行科技特长生加分政策,为选拔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做好准备。

科技特长生是经过教育厅、教育局发文,有正式定义的、享有特殊招生政策的学生群体。

简单来说,就是得到特定的比赛或竞赛的奖项的学生才能被认定为科技特长生,但不同地区的认定标准不同。

科技特长生的认证都需要在专业比赛中(国际、国内、省市区等)获得前三名等优异成绩才能被认定,所以含金量、认可度都是非常高的。

可以说,一旦被认定为科技特长生,孩子的未来就拥有了更多可能。

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取代大量简单、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掌握编程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看到这里,相信大部分家长朋友对机器人教育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看法,希望大家可以在消除对机器人编程的误会与偏见的同时,慢慢尝试让孩子接触和学习机器人编程,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