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器官脱垂(POP)指盆腔器官及其相邻器官下降移位,引发器官位置及功能异常,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在产后发病率高。按其症状表现,分为无症状性脱垂、症状性脱垂。

01 无症状脱垂

01 无症状脱垂

无症状盆腔器官脱垂,指没有明显感觉的轻度膨出,盆底支持薄弱而导致盆腔器官移位,若不及时进行盆底肌训练病情容易加重,需定期观察。

多于妇科检查时发现。妇科检查时可见阴道前后壁膨出、阴道口略松、阴道皱襞存在或消失,宫颈外口在坐骨棘水平。

02 症状性脱垂

02 症状性脱垂

症状性脱垂表现为一个或多个盆腔器官下移,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后症状减轻,还可伴有排便、排尿困难,严重时脱出的器官不能回纳。

根据脱垂部位,分为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及子宫脱垂,可单独出现,也常同时合并出现。

1、阴道前壁脱垂

阴道前壁脱垂常伴有膀胱膨出和尿道膨出,以膀胱膨出居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若仅有阴道前壁合并膀胱膨出,则表现为排尿困难,可能引发尿路感染;
  • 若膀胱膨出合并尿道膨出、阴道前壁完全膨出,则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有时需要将阴道前壁向上抬起方能排尿。

根据屏气下膨出和脱垂程度,将阴道前壁脱垂分为3度。

阴道前壁脱垂的临床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阴道前壁脱垂的临床分度

2、阴道后壁脱垂

阴道后壁脱垂常伴有直肠膨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轻者多无不适,严重者自觉下坠、腰痛及排便困难,有时需用手指推压膨出的阴道后壁方能排便。

阴道后壁脱垂的临床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阴道后壁脱垂的临床分度

3、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以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最低点为分度标准,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子宫脱垂的临床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宫脱垂的临床分度

  • Ⅰ度多无自觉症状。
  • Ⅱ、Ⅲ度常有程度不等的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在行走、劳动、下蹲或排便等腹压增加时,有块状物自阴道口脱出,严重者长期脱出在外,长期摩擦可导致宫颈溃疡甚至出血。
  • Ⅲ度多伴有Ⅲ度阴道前壁脱垂,易出现尿潴留或压力性尿失禁

03 应对方法

03 应对方法

1、一般支持疗法

控制体重,合理安排休息和工作,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排便通畅,避免长期便秘,绝经后女性补充雌激素,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2、盆底肌训练

对于轻中度的脱垂,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可以进行盆底肌训练。通过训练提升肌肉强度,提升对盆腔器官的承托能力。

3、放置子宫托

子宫托是一种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而不脱出的工具,分为支撑型和填充型。支撑型用于程度稍轻的患者,填充型用于重度患者。使用时需要间断性取出、清洗并重新放置,应严密定期随访、规律摘戴。

4、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的脱垂,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是否存在复发的因素,综合考虑手术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1]郎景和.妇女健康概论[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2,38(4):385-388.

[2]孙丽洲,朱兰.妇产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8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