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天山路街道通过开展部门联合、共享走访信息、主动问需于民、收集群众诉求等工作形成了“物质+服务+心理”帮扶服务,为辖区困难群体提供“类别化+差异化”的多元救助,精准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心为民办事,倾心为民解忧。”天山路街道茅台居委会此前收到了居民老杨家人送去的锦旗,感谢他们和救助团队对老杨的关心和照顾。

原来,天山路街道平安志愿者之前在辖区发现一位晕倒的老人,报警送医后了解到该老人是居住在茅台居民区的老杨,当前因养老金低、疾病困扰和住房涨租而生活困难。随即,街道服务办牵头,联合事务中心、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站、居委会、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多部门组建了一支救助团队,根据相关政策为老杨提供生活救助、住房救助和出院后的临时照护等帮助,以保障他的生活。

无独有偶,天山路街道社区救助顾问“小强工作室”也在为居民王老伯送去关怀和温暖的同时,收到了意料之外的致谢锦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居民王老伯此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相关政策,今年他年满60岁,社区救助顾问在得知后的第一时间便通知他办理特困供养,不仅增加了保障力度,还能享受相应的补助。11月,王老伯因心脏病两次入院,“小强工作室”通过TSCIC(天山大重病关爱平台)了解情况,协助他办理出院、报销手续,还链接爱心企业为其送去护理用品,让王老伯感受到来自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天山路街道一直坚持以群众为中心,高度重视民生兜底保障,在“党建引领+多元救助”创新模式探索社会救助新领域,坚持“党建+救助+共治”的理念,做到整合各方资源,推进“政府救助+慈善帮扶”,为辖区困难群众提供兜底保障,让他们的生活“有底”。

为把帮扶主动送到困难群众身边,实现政策到人、服务到人、关爱到人,街道还通过“数据”为困难群众发声,从“线上”和“线下”两个路径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借助大数据平台,主动发现、主动救助“沉默的少数”,在“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创新路径上,注重系统性、操作性和联动性,通过数据赋能,匹配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

下一步,天山路街道将从“精准发现、缩短流程、提高质量”发力,依托辖区社会救助“1+9+19+N”工作格局,即“1个领导小组+9个部门+19个服务点+N个爱心企业志愿者”,以及“小强工作室”“TSCIC平台”“党员结对帮扶”“悦阳大重病关爱服务”,实现对各类困难对象的陪伴式、全程式、长效式救助帮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天山路街道

撰稿:徐梦露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