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是民众个人的特有标签,也是一国文化的反映与呈现。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流传下来了五百多个姓氏,被人们统称为“百家姓”。其中,既有李、王、张、刘这样的常见姓氏,也有难、神、毒等罕见姓氏。

当我们走出国门或接纳外国人来访时,也总会第一时间关注他人的姓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与中国临近的日本,姓氏文化有着和中国截然不同的表征。

有一个日本的姓氏,更是格外奇怪,翻译成中文后就像日本人在自己骂自己。如此特殊的姓氏,有何渊源呢?

日本姓氏,来之不易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的国家。天皇及其身后的皇室成员,是日本民众“心中的神”,尽情享受着权力神化之后带来的高等地位和民众供养。

日本的高官重臣,地位则仅次于皇室。他们掌管着日本各种社会资源,协助日本皇室控制着国计民生。他们与皇室,就是日本最初拥有姓氏的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级制度压迫下的日本普通民众,则不被允许拥有姓氏。当然,他们之中也有一些例外状况的存在。有时,平民中的一些人会得到上层阶级的赏赐,从而拥有姓氏。

不难看出,在日本封建社会,姓氏被视为高等阶级才能够拥有的“权力象征品”。这个时候,日本的姓氏数量还十分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明治维新的发生,日本社会风气得到开化,种种陈旧的封建制度也趋于解体。那时,普通民众的身份地位有所提高,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困扰着掌权者。

为了便于区分,日本政府决定打破姓氏制度,允许平民享有姓氏。

可是,日本平民大多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文化水平非常低。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就是大字不识的状态。让目不识丁的人为自己取名,显然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姓氏问题的出现,随之在日本社会掀起了一股起名热潮。一直以来,日本人都非常崇尚自然。在为自己取姓期间,日本人也都乐于添加上自然色彩浓厚的词语。

他们或以居住环境为灵感,或以自身职业为灵感,起着一些与之相关的姓氏。总之,日本这场轰轰烈烈的取姓之潮在日本民众的热情配合下,得以顺利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朝代的更迭,如今日本保留下来的姓氏多达一万多种。各式各样的姓氏,是日本文明开化的象征,也是日本文化的独特体现。只可惜,这些姓氏的文化底蕴是有所欠缺的。

独特姓氏,独有魅力

在日本浩如烟海的姓氏之中,有一些姓氏格外有意思。或许在中国人看来,日本的一些姓氏十分不雅,但在日本人看来,他们是乐在其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猪鼻”、“牛尾”这样的姓氏。最初,这类姓氏大多与职业挂钩。

“猪鼻”姓氏的人们,大概率是从事与猪有关的生意。

“牛尾”姓氏的人们,基本也都从事与牛有关的活动。拥有这些姓氏的人们,职业特性一窥即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居住于山野之中的平民,就以自己的居住环境为由,给自己取了“山下”、“松本”这类的姓氏。

所谓“山下”,自然就是居住于某座山的下面,而“松本”也就是居住于松林附近。

还有一些日本民众,取姓则更为随意。要么以身体特征而取“大眼睛”之类的,要么以喜爱的食物为姓,取一些“寿司”之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难看出,日本平民对于姓氏的文雅程度并不过多在意。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可以与他人区分开来的身份标签罢了。

在日本的诸多姓氏中,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姓氏,曾在媒体上引起了中国民众的热议。

它,就是我孙子。第一次将这个姓氏带到中国的,是日本著名田径运动员我孙子智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孙子智美”的名字出现在运动赛事的显示屏上时,台下坐着的中国人都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我孙子”所指代的字面意思,就是我的孙子。

由此衍生而来的,还有一种贬义的意思,是中国话中讽刺别人的一种。日本人取这样的姓氏,难道不尴尬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孙子”这个姓氏,在日本并不少见。这个翻译成中文后颇具争议的姓氏,在日本还有着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我孙子”的故事

古时,日本朝廷中负责粮食补给的官员被称为“阿比谷”。“阿比谷”翻译成中文,就是“我孙子”的意思。这,就是“我孙子县”命名的起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所从事过“阿比谷”的日本官员所居住的那片区域,就成为了“阿比谷县”。这个意思,就大概类似于“胡志明市”。

人们总会热衷于发扬地区的长处,而在这个地区中走出来的厉害人物无疑是他们绝对的荣耀。

以他们来命名一个地区,势必增加该地区的社会影响力。对于这个地区后来的发展来说,是好处多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我孙子”又是如何成为一个家族的姓氏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日本社会中流传着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我孙子”属于日本皇室支流。

最开始,有一位日本皇室成员因犯罪而被流放。虽然被流放,但这位昔日皇室成员仍自持“血统高贵”,不愿与平民同流。

为了彰显他的皇室血统,将其姓氏设定为“我孙子”。支持这种说法的日本民众认为,“我孙子”代表着皇室血脉的权力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我孙子”是出于对神权的信仰而设。在印度,有一位信徒广布的神明名为“Abikuku”。日本人之中,也有其信徒的后代。

这些信徒后代出于对神明的敬仰,就将其姓氏设立为“我孙子”。自此而后,代代相传,“我孙子”氏得以在日本站稳了脚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关于“我孙子”的两种来源可以看出,日本人是非常崇敬神明以及皇室的。

无论是哪种说法,日本民众接受后,都意味着认可神明与皇室的地位至高无上,而他们甘居于下。这,又未尝不是日本平民权利受到打压的真实写照呢?

糟粕思想,理应舍弃

说到日本的奇怪之处,还不止姓氏问题这一点。在日本国内被赋予无上地位的日本皇室,也有许多令人诟病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皇室最引人热议的一点,就是他们的联姻问题。此前多年,日本皇室都不允许皇室成员与其他族群通婚,只允许皇子们在皇室族群内部寻找结婚伴侣。如若公主们选择下嫁平民,就必须要放弃皇室身份,以此维护皇室血统的权威。

现任日本天皇的外甥女真子公主,就于两年前嫁给了日本的一位平民。

按照日本皇室的规定,脱离皇室的公主是可以获得一笔价值不菲的现金补偿的。真子公主的姑姑清子公主下嫁时,就得到了1.5亿日元的补偿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不知是实在太过厌倦皇室生活,还是决心与皇室彻底断开,真子公主离开时拒绝了皇室给予的赔偿款。

如今定居在美国的真子公主,已显少有消息传回日本。

究竟是因为什么,能让真子公主对日本皇室毫无留恋呢?可能是因为皇室生活太过压抑。在日本,日本皇室接受着万众瞩目,一言一行皆要受到限制。

从着装打扮到言谈举止,皇子公主们自小就学习着一套严格的规章。

任何规定之外的行为,都会被打上“离经叛道”的罪名。能脱离这样的生活,对真子公主来说,想必是一种解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主能够借助婚姻脱离皇室,皇子却不可以。

他们在皇室的压力下,只得寻找内部近亲结婚。近亲结婚的弊端,世人心知肚明。连续多代近亲结婚的日本皇室,也已出现问题。

现在,日本皇室下一代中唯一的男丁悠仁皇子就是近亲结婚的“产物”。他自小开始的每次亮相,皆不如人意,让日本民众对皇室未来的担忧更深一层。

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几岁是早就行走如常,口止伶俐了。

可日本的这位小皇子,却发育迟缓,成长速度始终无法跟上同龄的孩子。随着皇子的长大,亮相于人前的机会增多,对他智力的质疑声音越来越多。

但是,皇子又何错之有呢?小小年纪的悠仁,就得承受来自日本社会各界的评论与质疑。他,又该有多么难受!真正造成这一切痛苦的“罪魁祸首”,是自持清高的皇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形势所迫,促使日本皇室不得不放弃了血统执念,开始允许皇室之外的女子嫁入皇室。终于,日本皇室还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封建之糟粕,到了该被放弃的时候。

只可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皇权之下的“沉疴旧疾”,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日本能否在皇室醒悟之后重获生机,让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

从姓氏起源到皇室联姻,可见日本举国上下已经意识到了等级观念的危害。

这种与时代发展并不相符的理念,最终是逃不过被时代所弃的命运的。如果日本拒绝改变,那么被抛弃的就一定会是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此可见,封建糟粕不可取,等级观念应当抛。

所幸的是,等级观念早已在中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人平等。生活在一个如此幸福的国家,实为你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