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钢都鞍山,煤都 ”。当年台湾中学地理课都像历史课,大陆地理内容都停留在1949年。各省物产资源山势水系、东北九省记得一清二楚。鞍山 这两座城市在记忆中总是伴随着出现,我总以为是东北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鞍山

2006年的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斯琴高娃饰演的叶如棠,抛夫弃女从东北回上海,自称从美国回来,过着她单身而文艺的生活。后来因为入院,不得不连络家属。赵薇扮演着她十几年不见的非主流粗俗女儿来到医院询问,护士本来挺冷漠,一听是叶女士女儿,秒变热情“洛杉矶回来哒?”赵薇一愣“洛杉矶?俺是鞍山滴!”护士马上意会过来,又变得一脸鄙视。

但那天晴朗的秋日午后,我站在鞍山站前往市区回望,色彩鲜明,还真的有那么一点洛杉矶内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鞍 山站前

这桥段让人印象深刻。电影的最后,叶如棠回到鞍山,在市场支起小摊,面无表情地剥馒头吃。画面阴冷阴冷的,那灰暗色调也构成我很长一段时间对鞍山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姨妈的 后现代生活》片末

说起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导演许鞍华,就是出生于鞍山,她父亲是国军里的文职,母亲则是战后滞留东北的日本人。不过挺多人也批评片子里怎么会把鞍山拍得如此灰暗沉重,萧条没落的样子。

鞍山主城区规划还有点像沈阳,如当年伪满规画出的那些大城市:车站前有条大道,大道的尽头是一圆环,现在称为胜利广场。围绕着圆环是各种风格的老行政机关楼,类似的规划还有像长春、四平等地,那些当年被称为“南满铁路”沿线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胜利 广场

秋高气爽,站在圆环一角,你们感受一下,这配色,甚至还有点“假装在墨尔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环周边最让人瞩目的建筑是“焦耐院”,这名字带了点神秘气息,又有点绕口,其实他全称是“中冶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是中国唯一从事焦化、耐火材料工程设计的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焦耐院是苏联所援建,1954年落成时是鞍山最高楼。现在焦耐院搬到大连去了,这栋楼现在反而成为社交媒体上鞍山的网红楼。

鞍山市区地势西平东高,过了圆环再往东走,是鞍山居住环境最好的地区─台町。这沿袭自日文旧地名的意思就是“台地街区”。这一带街道,以坡顶为中心向下延伸,扇形布局,仿效美式住宅区规划,极其幽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町那些藏在浓密绿意当中的独院住宅,大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给鞍钢前身昭和制钢所的高管所住,多是风格各异的两三层别墅。近年来一些鞍钢退休领导或老干部也住在这,台町家家户户可以看见屋主不同的审美,不同的花草绿植喜好,住在这多半精致懂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台町街区最高处往下拍,不知道是鞍山还是旧金山。小日本当年太会选址了,不管是矿区规画还是住宅区,当年选在台町盖别墅,真有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鞍山新楼盘的房价大约五千到一万,然而台町这些老房子,均价则上了两万,妥妥的高级住宅区了。

因为有了台町,鞍山也成为了一座适合CITYWALK的城市。台町全称是“台町历史文化街区”,本地人長久也都习惯称这一带为台町了。不过这三个月鞍山将这里申报省级旅游街区,一致称为“东宾特色休闲文化街区”,看了几篇官方的发布稿,都没有提到“台町”两字。大概有日本名字不好提报。

现在这一带许多别墅小院也改为咖啡店、餐厅什么的,氛围感非常好。我问了一位老板,他租了一间带院子的两层小楼,装修得可可爱爱,年租也就8万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鞍山的咖啡风气意外地浓厚,以这样量级的城市,咖啡店竟然很密集,而且有质量非常高的街区咖啡小店,这倒是让我比较意外。同样前两天在抚顺,却感受不到那么强烈的咖啡风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鞍山咖啡风气之盛,国外咖啡巨头也注意到了,前两年Tims跨出大连在东北展店,第一间店不是在像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竟然选在鞍山。在咖界还是有些小小的讨论

鞍山几间有名的咖啡店,几乎都是风格强烈的街角小店,不起眼的门面,像芝士份子咖啡店,开店十年,应该是鞍山最早做精品咖啡,客人来来往往,好像都很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独立小咖啡店,让我觉得普遍很认真在做咖啡。在咖啡市上海,什么都讲究效率,你几乎找不到一间店,简单的18元冰美式,还能摆得漂漂亮亮的盘饰给你端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值晒秋菜季节,在东北,一间社区咖啡店能不能与邻居打成一片,通常不在于咖啡,而在于有没有场地给晒大白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鞍山明显比抚顺有活力挺多,当然很大程度是因为伟大的“鞍史帝奥”还在运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鞍山现在是靠鞍钢在撑着,GDP有70%都是鞍钢给贡献的。鞍钢厂区围绕着市区1/3,我找到高处看:住宅楼边缘的高架路,后头鞍钢的厂区的烟囱,又是洛杉矶城市边缘工业区内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时,中国曾有12座直辖市,除了北京,还有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西安市、重庆市、广州市、武汉市、沈阳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辽宁省就占了四处,可见这一带工业实力之雄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鞍 钢厂区

前几个月我去了柳州,在一间杂货店买东西问路,咦奇怪!老板怎么是东北口音?后来一问才知道,他以前是东北过来支援柳钢建设的,就在柳州安家了,后来退休开杂货店解闷。后来回想起来,那老板当年大概就是鞍钢过来的。

这么说吧!后来中国那些有名的钢铁厂:包钢、武钢、攀钢、酒钢、宝钢、首钢、柳钢.....基本就是鞍钢的人给整出来了.....可惜当年不能控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鞍钢 的内部铁道

鞍钢体量之庞大,各种产业基本承包鞍山生活的方方面面,生老病死应该都能沾上边。举个例子,鞍山的朋友推荐我试试他们从小喝到大的“鞍钢鲜奶”。鞍钢自有牧场所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鲜乳在一般便利店超市还买不到,你要下午三点左右,到比较热闹的街上,有幸的话会遇到这种,推着车,卖着鞍钢乳业各种产品的阿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其实藏着当年那特殊年代的暗线:叶如棠是当年上海女知青,不得已嫁给了工人,在鞍山过着乏味的生活,所以一有机会就抛夫弃女回到上海。而在鞍山,能和上海扯上关系的,最有名的就是老字号上海信利熏腊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利熏腊店里卖的都是上海江南一带的口味,那些赤油酱汁、熏腊:酱鸭、盐水鸭、熏鱼、熏排骨、叉烧肉.....竟然出现在遥远的东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也派出许多专家支援鞍钢复工,为了让更多从上海来的专家们适应这儿。特意也把当时上海有名的信利熏腊店整体搬迁到鞍山,除了专家,一批上海熟食师傅,携家带口,背着铁锅、熟食老汤落户鞍山。日久他乡是故乡(虽然不太情愿),这些本该是江南口味,成为好几代鞍山人的家乡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利 熏腊店

所以说起来,一个国家刚建立,百废待举,各地都是互相支援,有地出钢材,有地出木材,有地出食材,有地出钱财,有地出人才。

鞍钢生产原料主要来自于离市区东边七千多米处的大孤山铁矿,这又是一处值得亲自站在崖边上感受的工业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 孤山铁矿

矿坑呈倒金字塔型,一层一层螺旋型地往下,坑不见底。即使那些车轮有两个人高的工程车,在坑中吃力地爬坡,一圈圈地开到坑口,也像火柴盒汽车般渺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孤山不是一个偏远的大矿坑,而是一完整的聚落,就是那种当年围绕着矿区发展起来的城区,现在慢慢与鞍山市区连成一片。这里大部份的住宅楼都已残破老旧,还住这的居民也大多上了年纪。大孤山还有一整片的“红楼”,现在是已经人去楼空,全部被征收了。这都是按苏联的设计图纸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最早是供苏联专家居主,也算是比较早期的高级住宅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鞍山因有鋼而有城,严格说起来是座日本人打造起来的城市。如果要深入讨论东北,日本元素是很难跳过的一环,只不过众所皆知的原因,经常是假装不存在。

从1918年至1945年,日本从鞍山地区掠夺钢铁资源超过1000万吨,日本的野心是要在鞍山建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鞍钢前身昭和制钢所在鞍山设立后,日本人将鞍山设市远景规划到1967年,预想用几十年时间,将鞍山变成伪满的四大都市之一,人口达到50万人,总面积约485平方公里。日本人一边掠夺一边做长远规画,大概没想到最后都是替人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鞍山的车牌是“辽C”,也就是辽宁省排在沈阳、大连之后的第三号城市。但当我说我要去鞍山时,朋友回覆“南京的后花园”,我才意会过来他指的是安徽马鞍山。而且我在网上发鞍山图片时,发现不知道鞍山在哪的人还真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鞍山 市区

如果我说《钢的琴》就是在鞍山拍摄的,大家就知道了。不少人也认为之前热播剧《漫长的季节》里的“桦钢”指的就是鞍钢。还有《胆小鬼》也是在鞍山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钢的 琴》

总算是来过一次鞍山了!我觉得鞍山是个很出故事的地方:大量日本遗孤是故事;全国支援鞍山,鞍山支援全国也是故事,当然下岗潮也是故事,这些年咖啡店遍地开花也算是奇妙的故事。

然而说也奇怪,被人津津乐道的“东北文艺复兴”好像写来写去都只会写世纪末的前后几年。这概念一火之后,连着有关东北的影视作品,都被流行化。那些本来全国各地都可能发生的故事,只要套上缓慢空寂的基调,摇摇欲坠的荒凉氛围,再套上“东北滤镜”─灰暗凛冽的大雪,影像为叙事服务,立马成为东北故事,结果又加深了南方人对东北的奇怪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文 艺复兴标准色

看看那些人去楼空的老职工楼,机件洒落一地半颓圮的厂房吧!我常忍不住幻想,要不干脆改成啥东北文艺复兴主题乐园好了,索性满足一下南方人喜闻乐见,赚赚南方人的钱,大型实境沉浸式体验,体验一把下岗卖鸡架,可能也算提前预习未来生活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视觉Elain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