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主办,中国茶文化推广专项基金承办的1273《茶经》茶汇暨2023“左圭奖”茶传播者颁奖盛典在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举行,来自四川的大邑县职中张敏荣获2023“左圭奖中国茶传播者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敏

大邑县古茶树协会秘书长

成都市张敏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73《茶经》茶汇暨2023“左圭奖”茶传播者颁奖活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带一路”文化互动重点项目之一,是一场集文化交流、产业探讨和荣誉表彰于一体的活动。该活动将在中国茶行业榜引领、创新发展、行业融合等方面持续作为,激发更多人投身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工作中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中国茶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从而推动中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方针,助力中国茶国际化推广。

推动传统文化和区域职业教育融合

大邑的茶艺文化一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大邑雾中山从明代以前就是产茶好地方,大邑县志《雾山茶赋》中也曾写道“唯神皋之奥宅,孕百草之精英”。

“如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十年前,大邑县古茶树协会秘书长、成都市张敏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张敏就对大邑茶文化开始了深入研究。

“采青、萎调、揉捻、发酵、烘培、初茶......一杯茶的产生,需要经过层层工序细心打磨,我们对茶文化的坚守,源于文化自信,也是使命在肩。”张敏老师表示,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主阵地,应大力弘扬、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强烈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张敏在四川省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大邑县古茶树协会大力支持下,与成都市道源仙翁茶业有限公司、四川尘庵茶叶有限公司、四川和信建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茶企,实现深度协作与交流,形成项目共研、基地共建、成果共享、人才共育的合作机制,引入更多社会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建设和交流共享,积极搭建行、企、校、研广泛参与的合作平台,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职普融通,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立足课堂,构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职业院校深入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上下功夫。

张敏积极开发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依照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地域特色发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职高学生的教学方法,形成“润物无声,以茶育人”的教育理念,创新性地在职业院校开展扪心茶疗研究,将茶疗技术课程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茶文化中的“慢”文化、“和”思想等,帮助职高学子在学习中修身养性、塑造优良品格,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通过开设实践性强的特色课堂,将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中释放出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技能和理论知识,让一技之长根植在学校里,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张敏以“立足本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指导思想,突出“茶”特色,积极围绕当地产业做文章,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当地企业、学校、机关团体、领取失保金人员、失地农民等提供了茶艺技能培训、公益讲座、茶文化体验、茶艺展演多种形式服务,为当地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茶大赛

张敏说:“我们还要深挖原来课程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要素,积极寻找课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将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要素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养学生心田。”

大邑职高学子受邀参加社会活动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邑职高学子受邀参加社会活动现场
大邑职高学子受邀参加活动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邑职高学子受邀参加活动现场

(本图文来源: 组委会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