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除了好动的孩子,大多数吉林市的成年人都不大喜欢严寒时节外出,然而即便是所谓成天“围着锅台转”的主妇,也少不得为了买米买菜而顶风冒雪。好在时代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更加精细,许多过去需要亲力亲为的家务,有了代劳之人,这其中就包括取送煤气罐。曾几何时,这可是市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体力活,几十年前,街上不时会见到有自行车、三轮车驮运煤气罐的场景。我虽已记不清最后一次去煤气站是什么时候,但是自己冒着酷寒,骑自行车去“换煤气罐”的记忆却不止一幕。

吉林市向市民提供“煤气”的历史已将近五十年了。据史料记载,上世纪七十年代吉林市成立了煤气公司,并设立了服务站。在计划经济时期,受条件限制,所有供应,无论燃料、食品、布匹,大多要凭证凭票,供应燃气自然也不例外。当年的煤气站一方面发放用户证,对拥有液化气钢瓶的用户进行登记,另一方面对其用户提供充气服务。

1975年10月,北京路液化石油气站建成并开始营业,后来又增建了哈达湾液化石油气站。在那个以燃煤烧柴的时代,使用液化石油气这种清洁能源烧水做饭,堪称一种全新的“高级”生活方式。煤气供应原本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拥有用户证,使用新式炉具,在无烟无尘的环境下做饭,是很受追捧的。可惜1979年一场“1218”爆炸,让许多吉林市市民谈“煤气”色变。直接延缓了煤气的推广速度。我记得我奶奶家第一次使用煤气罐时,炉具在厨房,钢瓶则放在几米之外的室外,那冷冰冰的钢瓶几乎被视作“炸弹”。

好在潮流已悄然形成了势不可挡之势。到了1980年10月,使用煤气罐的家庭还是呈现大幅增长,继北京路和哈达湾两个服务站之后,大东门、青年路两个液化石油气站投入了使用。不仅暖气楼的住户使用煤气,就连许多住平房的居民也使用上了煤气罐。

1985 年,吉林市煤气供热公司从有利管理、方便用户出发,继续建立了越山路站、长春路站、莲花站、江南站等液化石油气服务站。再后来又增建了德胜站。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区共有9个煤气站。这些煤气站的规模大致相同,一般由办公室和库房组成。库房有高高的平台,以方便装卸钢瓶。

其实从1971年10月开始,吉林市除煤气公司外,铁路、吉化、江机、造纸厂等大型国有企业也自行投资建设了自己的液化石油气服务站(其中吉化炼油厂自己就建有3座液化气站),向本企业职工提供供气服务。我在八十年代末就曾陪同朋友在朝中附近的化公司煤气站换过煤气罐。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使用煤气罐烧水做饭在吉林市已经相当普及。一般来说,每个钢瓶装气15公斤,每45天可以换罐一次,用户以每公斤0.75元的价格购气。在当时,煤气站除了提供平价气外,还提供议价气。如果定量不够用,那就只能按每公斤10元的价格购买议价气了。

由于管理存在尺度空间,在凭证供应煤气的时代,若服务站里有熟人,则可在换罐时间、残夜量等诸多方面得到照应。服务站内,特殊“关系户”也不是什么秘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吉林市煤气公司在燃气供应服务中发挥的效能越来越小,加之管道燃气(俗称“大煤气”)对钢瓶用户的“蚕食”,大概在世纪之初,煤气公司被卖给私企。曾经的九个下属服务站也因城建发展,大多无存。而今好像只有江南站尚在——除大门外,站内设施大致保持原样,建有高高平台的库房也还在发挥着效用。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是家中换煤气罐的主要劳力,当时家中备有一个特殊的“井”字型木架,正好能扣在28永久自行车的后架上。扛煤气罐下楼,去棚子里取出自行车,安好木架,把煤气罐平放在木架上,再用绳子把煤气罐和木架固定在自行车后架上,然后飞身上车,控制好车把,一路“猛蹬”向煤气站飞驰而去。想来那时我还年轻,当时的天冷路滑根本算不上什么困难,骑自行车驮运煤气罐往返,甚至还被当作一种考验骑车技术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