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绮臻苑”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艺是静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西翟庄镇西翟庄村姜国栋是该项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走进姜国栋老师的工作室,淡淡的香气在空气中散开,古朴的氛围迎面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室里摆放着很多中草药材以及有序归类的香粉。面对记者的好奇,姜国栋老师打开了话匣子。“制作香品需要草本、木本,还有一些矿物类等系列香材,比如木香、崖柏、薄荷、艾草、薰衣草,我们用的粘粉是榆木皮制作的,在制香里面起到粘合的作用。沐春、柏香、春之韵、降真、迷迭、心悦、玫瑰等香珠,它们的名字不同,功效也是不同的。根据中医药合成的香品,对身体有一定疏肝理气的辅助作用……”姜国栋一边制香,一边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绮臻苑”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艺以芳香药材为主,严格配比,需经过选料、粉碎磨粉、过筛、配比、和香泥、装入特制容器、晾、筛检、包装、窖藏、成品等10余个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国栋告诉记者,香包的制作工艺相较而言比较简单。工艺比较复杂的是制作香珠和香牌,这需要先把一些香材进行炮制,然后进行配伍、窖藏、和香泥、捶打、静放,让香泥把功效完全糅合进来。

现场,姜国栋老师用“药船”研磨一些木本、草本的中草药材,为我们演示了线香、香珠等部分制作环节。据了解,为更好地推动“绮臻苑”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艺发展,2018年10月14日,姜国栋注册了商标“雲醒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国栋表示,从业十几年来,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研发香的制作工艺,体会最大的就是中国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他经常给养老院、相关部门制作一些香品文化课程,讲述制香的传承史,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希望未来能把香品做得丰富多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静海融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键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