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根基。语言作为人类传达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交际工具,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社会形态变迁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语言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差异,同时其语言表现形式也不可避免会受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的制约,这就是语言的文化功能性。当前全球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多元性也得到长足发展,英语作为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一门国际语言,其教学与学习已经融入到我们以培养全面素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当中。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于高校外语人才的高质量需求,也对高校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英语考试是衡量高校学生英语水平能力的较为全面的指标,在试卷中,与语篇理解相关的题型占了较大比重,学生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其中,影响他们答题准确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词汇量,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词汇或句子背后的社会内涵和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这也反映出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即在单一的教学安排下,教师并没有充足的课堂时间用于讲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与内涵,在教学中只关注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不重视跨文化教育的引导工作,导致学生对语言的文化差异理解不深,在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中也存在使用词汇不正确,甚至出现“文化错误”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对学习一门新语言的热情和动力。

为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从而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性看待不同文化的异同,通过构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其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并增强他们的语言文化意识。

  比较中外文化异同点,创造文化教学机会

从整体学习的过程和目标来看,学习英语与学习汉语之间存在互联互通、相互借鉴学习的成分。在学习中注意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和整合,掌握扎实的汉语基本功会使英语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比较,将中西方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差异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比如在翻译英语文章时,要识别出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部分,与学生共同探讨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又或者对于某个英语词汇背后的文化与汉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之间差异进行对比,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和较为深刻的印象,逐渐领悟英语母语者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得体,避免在交流中出现“文化错误”现象;教师还可以在创设情景中进行对比教学,比如将中国春节与圣诞节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中国与外国在庆祝节日时所进行的不同活动和其象征意义,思考其中体现的文化差异等。

  导入多样化文化素材,开展文化教育工作

要引导学生树立语言文化意识,教师首先要结合现有的文化素材开展语言文化的教学工作,在英语教学中深入发掘教材中所体现的文化资源,将文化教学资源与教学安排相结合,在教学素材的基础上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其次,教师也可以使用更直观的图像和视频材料来介绍英语文化,通过课外影视欣赏等方式分析英语母语国家的社会现象。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材料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如思维方式、风土人情、社交方式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国外流行的杂志期刊、媒体报道等相关内容,在浏览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听力、口语和阅读等应试能力,同时提高其对于国外文化和政策动态等知识的储备,以此来提高文化素养。

  创设语言交流情境,强化文化教学效果

语言得体性是衡量语言掌握程度和对语言文化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准则。在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语音语调和语法结构是否妥当,即培养学生的造句能力,却忽视了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在各种情境下是否适用的问题,而且由于缺少足够的实践机会,他们对当地的文化认识水平不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如果缺乏对社会情境下关于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学,会让学生无法了解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或是说一些“中国式英语”。因此,要想让学生运用得体的英语,就需要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社交需求,在高校英语课堂中创设不同的文化情境、在课外开展各种文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中斟酌自己的语句使用,以此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在深层次交流中培养自己的语言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英语课堂中对于学生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工作不仅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样也是符合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关键一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牢文化教育的观念,科学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文化渗透,加深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基金项目:2022年崇左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平台”(项目合同编号:崇科2022QN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