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以文惠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对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至关重要。2023年以来,北宋镇根据市、县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影响力,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常规群众文化活动基础上,依托金河滩乡村旅游度假区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不断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夯实群众活动基础。北宋镇先后投资建设高家村、三岔村等6处数字文化广场,配套完善多功能活动室、综合娱乐室等,丰富村民的文娱活动;建设坡韩、宋集等10处乡村大舞台,打造前林村村史文化展馆、宋集村民宿展览馆等7个历史文化展厅,在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过程中,通过完善文化设施、拓宽惠民渠道、创新服务方式、深耕精品创作,以文艺创作、文艺演出、文化活动、文化服务为载体,打出文化惠民“组合拳”,为增进人民群众文化福祉谱写了新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硬件设施在逐步完善的同时,精彩纷呈的“软文化”也让村民喜笑颜开。北宋镇先后组织开展“欢乐黄河口”广场群众演出、“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丰富文化活动的“打开方式”。南贾家蜜桃采摘节邀请明星乐队助阵,在打造乡村休闲度假游的同时展销南贾家蜜桃及周边特色农副产品,输送“文化盛宴”。在北宋镇,高品质文化内容走到村民身边,并逐渐形成常态化文化活动,打造出多点、高频、流动的文化景观,不断满足村民群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形成了“文化活动人人参与,文化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保护传承,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北宋镇不断挖掘民间传统手工艺,加强佟家村草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圆梦手工编织合作社,为学生研学拓展提供教育基地,做好非遗传承,助力“山东手造”。坚持融合发展的路子,通过一体挖掘开发黄河滩区产业、人文、历史等资源,实施万亩中草药产业园、黄河滩文化综合中心、王旺庄水利工程遗址等重点文旅项目,多层次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提升精神文明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