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享观点,有些干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新时代 新金融 新机遇”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前昨两天在虹口区北外滩举行。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在内的“五个中心”,是中共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今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明确要求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林文杰表示,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深入融入全球化、企业化,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经贸往来和投资合作的广度深度不断提升,为金融在这一领域的服务支持打开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具体来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金融转型带来战略机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为金融与产业、贸易等协同融合带来发展机遇,其将为金融与贸易、航运、科创等中心融合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场景;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新机遇;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金融需求,为上海金融走向全球带来升级机遇。

虹口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诞生地,虹口北外滩自2011年在国内率先打造财富管理高地,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目前已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吸引各国金融机构和人才加快汇聚。虹口区副区长陈帅介绍,北外滩开放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今年,加拿大宏利、美国信安、香港友邦等一批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纷纷落地北外滩,京东数科、东方汇理等多家头部企业金融科技总部先后落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此探索碳金融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新时代金融要素集聚成势。

碳金融建立在碳排放权交易基础上,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创新尝试。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长青表示,目前中国绿债在全球排第二,仅次于美国,同时在绿色贷款方面,中国的规模正越来越大。此外,阿联酋迪拜国民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裁王一得表示,在中国寻找投资机会可以考虑几个类别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车、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在上海、香港等地设立机构,可以更好地开展业务。

金融要为实体经济、为企业服务,前提是要看清中国经济问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表示,观察中国经济问题可以从三个维度观察。首先是周期性维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和全球都面临因技术进步、全球化等因素带来的周期,其可以反映一些新特征;其次是结构性维度,中国经济正经历一些宏观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等重大结构调整;最后是体制性维度,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绿色金融之外,近年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便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原中国银监会主席、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表示,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格局,数字金融取得显著成效。数字技术跨越了地域时空限制,让金融市场链接更加紧密,这一跨市场跨地域的金融创新既是行业的发展机遇,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数字经济时代下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国际沟通、协调、合作。此外,欧洲银行管理局副主席,奥地利金融市场管理局董事会主席赫尔穆特·埃特尔表示,全世界监管者和立法者会时刻关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保证数字时代金融市场的稳定繁荣。

本次论坛由虹口区人民政府支持,国际银行业联合会、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上海国际经济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该论坛致力于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合作平台,为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