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欢迎收看自由电台,近期鹅乌战争看起来陷入了僵局,而加沙战场中的以色列国防军也在进行收尾工作,所以这两个战场的消息和评论我们暂且一放,今天来讨论一下关于美国禁枪的问题!

今年十月,美国缅因州发生的枪击案再次掀起了关于禁枪的激烈争论。自由电台曾经在这场事件中发表立场,强调美国虽非天堂,但是却离着天堂比较近,理由是其宪法保障公民持枪权。自由电台认为政府将自卫权交予公民,是美国政治体系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公民拥有第一自卫权政府的责任是通过公权力保护这一权利,而非过度干预。这点被认为是美国建国理念的核心,体现了公民对自身安全负有责任的信念。

然而,若政府将公权力过度强化于公民安全之上,可能导致对自我保护优先权的剥夺,使公民在危机中完全依赖公权力,从而丧失了本应拥有的自卫权。相反,政府若滥用拥有的保卫权,有可能以保护名义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甚至将其置于嫌疑之列。

那位诙谐幽默的经常用张三举例子的罗老师,曾经简单的阐述什么是公权力:法律授予的权力才是公权力;什么是私权力: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美国民主党被视为禁枪的主要倡导者,力求通过建设大政府、扩大政府权力的方式来保护公民安全。

关于美国社会是否应该禁枪的争论,自由电台的评论是:美国公民还是要保持理性思考,解决枪支泛滥问题不应是通过限制守法公民的持枪权,而是要加强枪支背景审查和购枪资格审核,建立分级档案,提高枪支犯罪门槛。

只要有枪击事件发生,这个争论便不会停止,关于禁枪的争论也凸显了美国社会对于公民权利、政府职责以及安全与自由之间平衡的敏感性。

关于安全与自由,自由电台想起来前日本首相安倍遇刺的事件,很多人抨击当时的安保措施,但是日本政府并没有因为这起震惊世界的遇刺事件而特意的升级安全措施,因为自由是需要代价的。

感谢收看自由电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