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035位真人故事

我在2016年来到法国求学,到如今已经过去7年了,我从一名本科生到现在博士毕业。

刚到法国的时候,我法语不流利、接电话都听不懂,等硕士毕业的时候,已经可以用法语在行业专家面前进行学术汇报。

如今我博士毕业了,可以自信的用英语在国际会议发言,并跟来自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

在法国的这七年,我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尝试,勇于走出舒适圈并突破自己。每一次失败都是给下次成功积攒经验,只要不放弃,就一定会有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本科毕业了)

我叫王天雨,是西安人,我的妈妈是高中老师,非常注重家庭教育。

我从小学习都还不错,高中毕业考上了南京的河海大学,读了2年的时候,学校有个项目,是公派到法国做交换生,我幸运地得到了一个名额。就这样,我和十几个同学一起来到了法国。

去法国之前,我学了4个月的法语,可到了法国,发现学的这些法语,完全都不够用。刚到法国,需要办很多手续,比如去银行、办保险,和法国人打交道,我基本上都是鸭子听雷,完全听不懂。

我只好继续学习法语,去语言学校学习,和法国同学多交流,也尽可能多地和法国人打交道,经过四个月的语言培训以后,感觉日常交流没有问题了。

可没想到,上专业课还是听不懂,因为语言培训学校教的主要是日常用语,和专业课的专业词汇是两个概念。

那段时间,我又开始恶补语言,对着PPT一个词一个词地去查,然后听广播,和法国同学对话,慢慢地,我才能够听懂课。

刚到法国,我们住在学校给安排的单人宿舍里,是一个18平方左右单间,条件比较简陋,房间里没有卫生间,只在每一层里有一个公共厨房,住了一年多,我们都觉得不方便,就出去租房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和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朋友们在一起)

从学校的单间宿舍搬出去以后,我租在一个法国老夫妻的家里。

他们的房子是独立的一套房,除了他们自己住的,还有4个房间出租,租金是370欧元一个月,不过我那个时候还有住房补贴,一个月能补助150欧元,算起来也很便宜了。

两个法国老人特别和蔼可亲,他们帮我学习法语,还帮我联系实习的工作,帮我投简历,远离家乡,这对老人就像亲人一样,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来到法国,最难适应的就是饮食习惯。法国人喜欢吃西餐,经常吃的是那种凉的、生的沙拉,只有肉是熟的,也只是煎一下,做法都非常简单。

所以到了法国,我们基本上都学会了做饭,在法国有很多中国超市,里面有肉、调料和各种中国食材。

我们会经常买来食材,做红烧肉、包饺子或者做火锅吃,那些年吃的最多的就是火锅,因为又简单又好吃。

相比之下,法国的肉比较便宜,而青菜比较贵,比如小青菜大概1.8欧一公斤,相当于六七元钱一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卡MIT)

我是公派到法国的交换生,学费是比较低的,主要花的就是生活费,我每个月的生活费都在900欧元左右。

等我读了博士以后,我就有工资了,一个月1900欧元的工资,够我生活费

刚到法国不久,就赶上了在法国举办的第十五届欧洲足球锦标赛,这是法国在56年里举办的第三次该赛事。其中,有几场是在我就读大学的城市里尔举办的。

我有幸作为志愿者去给大会做服务,只可惜那个时候我的法语还不过关。有外国人一问我,我就非常懵瞪紧张,很多的时候都听不懂他们在问什么。其实,他们都不知道,我也仅仅比这些外国人早来了几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欧洲杯做志愿者)

不过非常幸运的是,因为做志愿者可以免费看球赛,我本来就喜欢足球,我免费看了爱尔兰那场,那是一场小组赛,爱尔兰对意大利,最后爱尔兰赢了。

里尔,可以看到很多披着爱尔兰国旗的粉丝大街上欢呼雀跃,到处都飘扬着爱尔兰的国旗,整个城市都好像沸腾了。

我还自费买了德国球队那一场,从黄牛那里花了1000元人民币买的票。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观看高水平的足球盛事,至今想起来那个热烈的场面,还激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阿尔卑斯山)

在法国的前2年我读本科、语言培训,为考硕士做准备,也是适应异国生活的2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过年过节都会感觉那么孤单,好在那个时候,还有几个中国同学。

记得在2018年元旦,我和同学在法国埃尔法铁塔下跨年。

当时在凯旋门,人潮汹涌,那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每个人都洋溢着笑脸,那次欢乐的气氛,让我缓解了思乡的愁绪。

我用了2年读硕士,读的是岩土专业,岩土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工程问题。

我具体研究桥梁冲刷风险。这个专业属于理工科,都是和一些数据打交道,非常枯燥。

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专业,专业里的女生非常少,5个男生才能有1个女生。我们实习一般是在施工单位、咨询公司、或者设计单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硕士的时候我在岩土协会做汇报)

硕士毕业以后,枯燥的学习终于结束了,我就准备工作了,投了几个简历,都是岩土工程师方向的。

一个月以后,我收到了几个offer的工作。其中一个在行业中比较有名,我也很感兴趣。

正当我想去面试的时候,我的硕士导师联系我,有个读博的机会,是岩土和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

我当时对机器很感兴趣,认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想着自己还年轻,想趁着这个机会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也想挑战一下自己。

于是,我就放弃了工作的机会,又开始学习,进入了读博的生涯

刚刚读博的时候,就赶上全球的疫情爆发,当时国内的疫情非常严重,每天新增很多的病患和死亡的人数,每天各种疫情信息纷至沓来,让人恐慌。

我在国外天天提心吊胆,担心家人、朋友和国内的情况,当时国内的口罩非常紧缺,我还给爸妈买了口罩邮了回去。

后来,法国也严格管控了,出门都需要“出门条”,有这个条才能上班、去超市或者看病。那段时间,我买了很多吃的,关在家里,闭门不出,度过了一段难熬的时光。

法国疫情放开的比较早,在2021年冬天,我太想家了,好几年都没有在家过春节了,想着今年一定回家过年。

于是,我就买机票回国,平时机票便宜的时候,四五千就可以买往返的,在这个时候,单程都要六七千,还不好买,当时飞机是飞到广州。

当时,国外入境的人要在广州隔离15天,等隔离完飞到西安。没想到西安的疫情突然爆发了,我又在家里隔离了一个月,一共回国2个半月,居然有1个半月是在隔离,这个春节是我最坎坷最难忘的春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岩土学术汇报)

我博士读的是岩土冲刷及风险评估,这个专业就更加专业了,也更加枯燥了。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和困难,在紧张的学业中,我有过几次抑郁情绪。

记得,博士开始后4个月的时候,有天早上醒来,突然感觉自己每天费劲心力做的事情,对这个社会能带来多大的贡献呢?

而且,同样的课题还要再研究三年,所以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搞科研的意义,甚至怀疑人生的意义。

那段时间每天醒来就觉得没有希望,怎么也快乐不起来,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学期间我游览了很多国家)

后来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了解一下抑郁,结果发现很多博士和科研人员都曾有过抑郁的情况,因为压力大,出现抑郁情绪,也很正常。

我就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尝试一些新东西,感受生活中的小美好。

比如开始写小H书了,感觉很解压,还有运动、旅行等,短暂地从现实中抽离出来,体验一些新的东西,就会很快从抑郁情绪里走出来。

不过生活就是是这样,有苦也有甜,有泪有笑。读博这三年,失去了很多,但是也有很多收获,我因为工作开会、技术交流或者旅游,已经去了20多个国家,欧洲所有的国家都去过了,还去过非洲。

2022年6月,我在法国里昂参加了岩土界的学术会,在波兰的弗罗茨瓦夫。

那是我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出国开会,出发之前,紧张又兴奋。而在开会的时候,我用流利的英语做学术报告,看见大家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也为自己骄傲,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从2021年开始疫情的管控有所放松,我还获得了去波兰、日本、葡萄牙等国开会交流的机会。在日本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我是唯一的一个女生,这也是我最自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导师去日本做交流)

读博期间,我有幸接触了全世界不同背景的人,也去了很多国家。才意识到原来世界那么大,那么宽广。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是又有很多相似的认知。

在博士毕业前夕,我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改论文,找工作,安排答辩,就像三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来气,取得了所有专家的同意后,就要开始安排答辩日期。

算上导师,一共10个人,分布在4个国家,而且所有评委都不在巴黎,最远的在日本,跟巴黎有7小时时差。

虽然答辩日期预计在10月,可是来的都是教授,还不在一个国家,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如果11月前不能答辩,签证还要延期,还会耽误国内的秋招,那一阵,我竟然不争气地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终于博士毕业了)

不过,好在一切天随人愿,困难一个一个都解决了,我也顺利地博士毕业了。

在法国7年,我争分夺秒,马不停蹄地学习,我拿到了本科毕业证、硕士毕业证、博士毕业证,基本上都没有浪费时间,这是人生最大的收获了。

今年10月份,我就博士毕业了。

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回国工作。法国虽然环境好,压力不大,一年还有40多天的带薪假,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文化差异,尽管能无障碍交流,但是总还是觉得是个外国人,从长期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在法国的天花板是可以看得到的。

我所在的是传统行业,适合的职位大多都是技术岗,即使博士生,也很难进入核心管理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踏上非洲大地:摩洛哥)

而且在法国,人们的压力小,生活是缓慢的,他们城市的房子,很多都是百年以上的房子,都不会拆迁,不管过了多少年,好像都没有什么变化,人少,不繁华,总感觉整个城市都是沉闷的、冷清的。

而在国内,却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管哪个城市,几年不见都会有很大变化,高楼林立,商业繁华,电商也在迅猛发展,生活便利,饮食也丰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所以,我博士一毕业,就立刻飞回了中国,我准备投下简历,找个理想的工作。

回想我在法国7年的生活,有泪有笑,有苦有甜,不过我欣慰的是,我在努力的年龄一直在努力,在该奋斗的年龄一直在奋斗。

我无悔,没有辜负我的青春,没有辜负好年华,我希望有积年累月的努力,也有厚积薄发的成绩。

人生其实就是一次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让自己有点耐心,终会苦尽甘来,否极泰来。

【口述:Tanya】

【编辑:玫瑰心语】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