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老兵的历史故事,图片来源于网络——读史明理

我是一名老兵,但今天要讲述的是我表哥在军旅生涯中的一段如烟往事。简单点说,就是在前程和爱情面前的抉择。

表哥是皖东人氏,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学毕业后,表哥去了公社小学当了一名授课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11月28日,几名部队来的征兵干部来到了表哥所在的公社,为首的是一名陈副连长。

那个年代的青少年们,就没有不喜欢穿军装的,都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当上人民解放军。

当陈副连长穿着精神挺拔的军装,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时候,显得分外地意气风发。

在短暂的考虑后,表哥就下定决心报名参军。随后,陈副连长就登记了表哥的姓名。当天,表哥就和其他的应征青年做了征兵初检。

初检合格后,表哥回家和父母说了一下想去当兵的事情,也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支持。

第二天,表哥就来到了公社医院进行征兵复检,也是无惊无险地顺利通过。

紧接着,征兵干部们还要过来走访。那个年月,是需要讲究家庭成分的。

在解放前,表哥的父亲是地主家的长工。后来,皖东被解放后,表哥的父亲也分到了一些土地。

所以,从家庭出身来说,表哥家自然是根正苗红的,没有任何问题。

自此,表哥应征入伍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话说到这儿,也该说说表嫂了。颇有戏剧性的是,表嫂就是地主家的小女儿。

由于表哥的父亲为人厚道,在建国后也帮了地主家一些忙。所以,渐渐地,两家的子女就有了来往,并互生好感,走到了一起,只是还没有结婚而已。

1972年12月,在表哥入伍之前的一个礼拜,他领到了军装。

表哥穿上军装后,就开心地找到了表嫂,两人结伴在公社拍了一张合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礼拜后,即1972年12月底,表哥正式入伍,在征兵干部的带领下,和其他新兵们一起坐上了驶向驻地的闷罐车。

按照惯例来说,表哥应该算是73年的兵。

表哥入伍后,经过了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就被分到了连队的驾驶班。随后,表哥就去了团里的司训队练习开车。直到一年后,才又回到了连队驾驶班。

回到驾驶班后,表哥又跟着一名老兵实习了一年。直到1975年初,他才正式开始独立开车。

由于表哥踏实肯干、积极勤劳。在1975年底,连队就把他提为了班长。

也就是说,表哥在当兵三年后,当上了班长。

再加上表哥是高中毕业,文化底子很好,在当时的战士中算是比较有水平的。因此,连队里已经把他当成了重点培养对象,有意将他提干。

其实,早在当兵之前,表哥就已经和表嫂订了婚,就等表哥回老家就举行结婚仪式。

1976年9月底,指导员得知了此事,就找来了表哥谈话。

指导员也是好心好意,他严肃地说道:“小林,你的事情我听说了。按照规定,你如果和地主家的女儿结婚了,就得脱掉军装退伍回家。你是连队里的提干人选,以后有大好的前途,孰轻孰重,你自己好好考虑。”

要说表哥心里也很明白,如果一旦提干成功,无论是待遇还是身份都会好上不少。可与此同时,表哥也舍不得青梅竹马的爱情

最终,表哥在考虑了一小段时间后,还是决定退伍回家,如约和表嫂举行了婚礼。

表哥退伍回家后,先是在老家代课,农忙时间就下地种田。

到了八九十年代,表哥又凭借着一身过硬的驾驶技术,开起了货车,日子一天天地变好。

十年前,表哥带着老婆在老家弄起了蔬菜大棚,种植蘑菇等高价值农作物,也挣到了一些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哥和我闲聊时,总是会回想起当兵时的往事,对他来说,那是一段值得回忆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