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作者是我的老粉丝,她的女儿与我家大儿子同一个年级,中考结束后还曾给我投稿,讲述初三带孩子冲刺,在其尽力陪伴和精心规划之下,原本中等成绩的女儿,最后去了深圳排名不错的好高中。然而这位风风火火的妈妈,在女儿刚进高一后,却又转换方向,带孩子奔向新加坡。放弃人人羡慕的深圳重点高中,转到新加坡读中学,从国内搬到国外,从公立体系转向国际体系,这位妈妈是怎么考虑的?两种体系都经历后,她有什么感想,大家一起来听听。

文|Dr小鱼

From Dr小鱼

微信号: drxiaoyu79

孩子急转国际赛道成功后,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普娃更需要家庭的托举。

以下文字是自勉,也是希望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能给焦虑的妈妈一些启发。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带娃卷进深圳重点高中

我更心慌了

都知道深圳中考很残酷,普高升学率低至50%,重点高中的竞争更是血海一片。

一年前,经历了三年疫情网课,以及深圳中考第一届指标生改革,我家女儿顺利冲到排名不错的好高中。

录取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对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对我家孩子赞不绝口。

而只有我自己内心清楚,我的孩子是个普通娃,她能考入这样的高中,一是因为运气好,二是因为我的功课做得太到位了。

说实话,这不是我自吹自擂,天知道整个初三我为孩子付出了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学校历年排名,到孩子历次考试成绩,再到各所高中学校的教学风格,我全都研究了个遍。

中考各科的出题模式,新大纲策略,双减后的中考政策,我也全部烂熟于胸。

去到高中后,孩子适应得不错,但我却依然觉得心中不太安稳。

我认真对比了广东高考各市的排名,以及深圳各学校600分率,以及重点大学的招生人数后,我发现高考这条路——相当难走!

于是,我在年初申请了“香港优才”。

我心中打的算盘是:如果我能在她高三前顺利获批优才,那么高三时,我就去找补习机构读一年DSE,参加香港高考。

香港前八高校80%的学位留给本地生(有香港身份的学生),剩下20%给非本地生。

所以,只要能获得香港身份,那么孩子在香港高考中就会占据极大的优势。

队友看我如此鸡血折腾自己,不解地问:“你对她就这么没有信心?”

我承认我家孩子学习很踏实,学习习惯很好,但我内心非常清楚,她不是学霸。

即便给她补很多课,即便她非常努力,也很难在高考这样的选拔体制下取得成功。

我所谓的“成功”是能考上QS前100的大学。

我从不讳言希望孩子能上名牌大学,我内心真的不太能接受她去一个普通一本、甚至二本。

但我也清楚,这不是她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关键时刻,还得我自己上。

那么,摆在面前的,我能努力的就是让她获得一个香港身份。

这是一条中上学生的捷径,因为对高考体系成绩中上的学生来说,考DSE是降维。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新加坡有捷径

起初我是想让女儿在国内完成高中的学习,先试试高考,不行再DSE。

亦或者如上文所说,高二结束后再去搞DSE。

但这个过程对她来说,有点残酷,有点辛苦。

更关键的是,高考体系以刷题练习为主的教育模式,并不是我理想中的高中教育。

去年疫情结束以后,随着公司业务出海,我被派到新加坡拓展市场。

在茶余饭后跟同事朋友闲聊,让我逐渐对新加坡的教育有了一定了解。

我认真地做了新加坡留学的功课,发现新加坡教育的优势,也破除了自己的很多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新加坡的理工学院Poly:

国人以为新加坡的理工学院相当于中国的“大专”,其实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新加坡的理工学院课程设置是以就业导向,学生实战能力强,毕业后十分抢手。

再比如,新加坡的私立大学:

很多人以为是野鸡大学,其实是新加坡本地机构和美国或英联邦国家知名学校的联合办学,或者是这些大学在新加坡设立的分校(如JCU和科廷)。

这些学校是经过新加坡双认证并且支持中留服的。

可以在国内读完高一,拿高中成绩加上英语成绩申请(部分学校需要面试英语),一般2-3年可以毕业,毕业以后可以就业也可以继续深造读研。

也就是说,如果读完高一去申请这些私立学校,相当于只用花三年,就能把高中和大学都读完。

妥妥节约4年时间。

新加坡政府鼓励大众终生学习,学习补贴十分丰厚。

任何时候想升造,都非常容易。

这就是信息差和认知固化造成的误解。

我们习惯以自己国家的教育模式去框别的国家,觉得一定是高中读完才能上大学。

而上大学的门槛一定要越高越正宗,只有这样,毕业才能找到好工作。

事实上,并非如此。

了解了新加坡高中到大学的教育制度后,我开始考虑要不要把女儿接来新加坡读高中。

这个过程中非常挣扎。

去新加坡的时间卡点在准高二,到底哪个路径最优?

我纠结痛苦了很久。

队友跟我反复battle:

1、要不要、值不值冒这么大风险?

2、费用能不能扛得住?

家人不支持,让我产生了自我怀疑。

我怕选择错误耽误了孩子,也怕放弃了深圳的重点高中,却在新加坡找不到合适的学校。

我该怎么办?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六条路:

1、继续在国内读完高二,高三去读机构补习DSE,参加香港高考;

2、拿到香港身份后,马上去香港找学校插班读DSE,在香港参加高考;

3、到新加坡降级重读初三,然后参加O-level考试,考得好上JC,考得不好上Poly;

4、到新加坡读国际高中,学IB课程,申请海外大学;

5、到新加坡读私立高中,学国际Alevel课程,申请海外大学;

6、直接拿高一成绩,申请新加坡私立大学,上预科再上大学,毕业后再深造。

综合考虑了几个因素:申请选择的宽度、预算成本、插班入读的难度、跟学习进度的难度、孩子的性格等。

最后,我们全家商量选择路径5,到新加坡读私立高中,从高二开始读国际A Level,然后用国际A成绩去申请港新英澳。

记得当时,我跟队友争执最大的地方是:为什么高一要转轨国际路线,放弃高考?

他完全不理解“考上重点中学好好的, 干嘛还要折腾。”

其实,我希望孩子转国际赛道也不是这一两个月才有的想法。

在我看来高中走国际赛道,能让孩子有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去探索自我。

同时还能避开机制性内卷,用相同程度的努力去博更大的回报。

从我自己寒窗苦读的经历来看,我不太希望她重复走这条路,因为我压根不觉得高中卷重复刷题卷正确率,有任何意义。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她选择的机会。

我知道很多家长朋友会说:“高中寒窗苦读是人生的宝贵经历啊!”

说真的,我一点都不认同这种说法。

因为,我在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偶尔还会梦到自己高考的场景,那种紧张焦虑痛苦,根本不是什么“宝贵”经历,只是无奈的拼死一搏罢了。

我不觉得我的孩子需要去经历这样的梦魇,因为我知道她跟我一样,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

所幸,在我坚定的坚持下,队友最后接受了我的规划,与我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我愉快地带着孩子启程新加坡,开始了新的生活。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家长认知觉醒,改变孩子的命运

现在孩子已经开始步入正轨进入新的赛道学习。

本着分享精神,我想分享三个普适的观点,也是阶段复盘后勉励自己的话:

观点一:普娃妈更要打开视野,了解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

国内现实情况就是这么卷,妈妈们给孩子提供饮食保障、补课找好老师,甚至去考高考志愿填报师。

但这些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打开视野往外看,除了高考,还有什么选择?

我发现我们这代不少家长对高考有一种莫名的执念。

明明自己孩子成绩中等,自己也有条件让孩子走其他路线,却执意要让孩子去高考,哪怕孩子已经厌学躺平,也不松口。

事实上,除了高考还有很多路子可以规划。

国际路线,并不是只是去美国英国读书。

中外合作办学、香港DSE、华侨生联考、香港副学士、高考成绩申海外、新加坡私立大学、美国社区大学,有很多可以选择的路线。

以终为始,结合荷包预算、孩子情况以及当前时间节点,反向推导来做合适的规划。

所有的可能性起源于家长的认知觉醒和视野打开。

不要用孩子的一己之力,去对抗机制和体制问题。

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不在百姓家,不去罗马也可以去别的地方。

观点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托举和陪伴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当很多人还在纠结要不要申请香港身份的时候,我已经拿到香港优才了。

一方面为了孩子读书,另一方面也为了自己能有更大的平台。

说不定她考大学的时候,我也会重新走进校园。

打开格局也不仅仅是拿身份,尽可能早的让孩子接触到多元化的社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是旅游,读书或者生活,见到更大的世界,她会更加包容和尊重他人。

我有两段海外工作经历。

我在海外工作生活的最大感受是,没有那么的焦虑,因为在多元化的世界里,没什么可比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现在的我就是这么普通而又这么自信,我希望孩子也是。

观点三: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不然就降低期许,陪孩子一起马拉松

自从换赛道以后,我的日子也变得更加忙碌起来。

除了工作,还要继续了解国际赛道的各类考试规则与竞赛,我也同步备考雅思。

与高考体系相比,国际赛道的评分机制不同,有更多空间和自由,让学生有时间探索自己。

现在的她,除了学那几门文化课外,也要写写伪代码,看看军事展,还会真心地去做做义工,参加toastmaster的演讲俱乐部,适应新加坡文化。

这让我特别开心。

我喜欢看到我的孩子,在最美的青春年华里充实快乐,并认真学习积极进取。

看到很多家长逼迫孩子考好大学,投入很多金钱精力,不仅不见成效,还让亲子关系崩溃,孩子走向抑郁,我真是无法理解。

我不想再让她走我以前走过的、那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路了。

我希望她可以在我的托举下,找到自己人生的热爱,成为自己的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高二急转新加坡,我后悔了吗?

回首自己的一生,我们这代是靠读书改变了命运。

我从一个五线小城市到武汉读书,再到深圳工作,又因为工作到国外生活……

在不断地离开舒适区、适应环境中,我过得很很辛苦。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丰富的经历,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体验,也有能力去托举我的孩子。

我跟女儿探讨过,读书是为了什么?

以前她曾说:“你辛苦读书,考上好大学,进了大厂,还不是这么辛苦。”

前几天又跟她聊这个话题,她似懂非懂地说:“大概读书也是一种体验,为了找到更好的自己吧。”

听到她这样说,我很欣慰,感觉如此费力带她转轨出国来到新加坡读书,真是走对了。

本文系授权 发 布 , 作者:Dr小鱼,两个孩子的妈妈,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百万爆文写作者,写有多篇10万+网文,湾区高影响力K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