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12月18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田为 曹玥)为推动骨科医疗、教学、科研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颈椎疾病诊疗发展方向。12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主办,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协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2023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召开。

本次会议继续秉承中国康复医学会“奉献、创新、求实、协作”的宗旨,邀请了国内颈椎领域知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设立了1个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现场(央广网发 哈医大二院供图)

本次学术会议特别设立院士讲坛,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学院士作题为“肢短畸形的遗传学研究”的专题演讲。张学院士通过大量的病例、生动的图片以及详实的实验数据,介绍了医学遗传学最新研究进展。

哈医大二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闫景龙教授介绍,哈医大二院骨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黑龙江省骨科主任委员单位,近年来为黑龙江省骨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建科时的一个病房,发展至如今的九个高度专业化的病房和四个特色医疗组,成为东北地区大型综合性医院中最具规模和实力的骨科团队,并率先在黑龙江省开展落实“学科专科化”,并在院内作为试点,实现了脊柱,关节,创伤,手足疾病的专病专治。颈椎疾病是骨科常见病。据统计,该类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正是由于专科化的落实,颈椎疾病患者能够得到专病专治,医生诊疗技术精益求精,填补了多项高精新技术空白。

专家提醒,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出现年轻化趋势。由于脊髓及神经根受压,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肢“过电”样的疼痛,伴有肢体的麻木感,严重者需要保持某一特定姿势缓解疼痛,严重影响生活。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手部不灵活,无法完成使筷子、系扣子等精细动作,并出现走路无力,出现“踩棉花”感觉,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避免久坐,减少低头伏案工作时间,适当运动,避免颈部频繁负重、颠簸等。当出现颈椎病的症状时,患者常与脑血管疾病相混淆,建议积极到专科就医,以免耽误最佳救治时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