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权威数据表明,自2017年以来,北京的常住人口已经连续六年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22年,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总数为2184.3万人。

这一重要信息是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星期六(12月16日)联合发布的《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23)》中公布的。该蓝皮书对北京的人口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预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蓝皮书的详细数据,2022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达到2184.3万人,而户籍人口为1427.7万人。这一数据凸显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即常住人口规模正在稳步下降,而户籍人口规模则持续增长。

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2022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出生率也在继续下滑,与此同时,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步呈现负值。这意味着北京的人口增长已经不再仅仅依赖于自然增长。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趋势,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过去几年的数据。根据2023年北京统计年鉴,从2016年至2021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分别为2195.4万人、2194.4万人、2191.7万人、2190.1万人、2189.0万人和2188.6万人,连续五年呈现下降态势。而户籍人口在同一时期则分别为1362.9万人、1359.2万人、1375.8万人、1397.4万人、1400.8万人和1413.5万人,连续五年保持增长。

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北京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2022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口达到465.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1.3%,这一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北京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自2015年以来也开始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到了2022年,这一群体的人数下降至1590.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下降至72.8%。尽管如此,这一比例仍然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蓝皮书指出,尽管北京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但这座城市仍然处于经济动能转换升级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并且这一机会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因此,报告建议未来的关注重点应放在如何实现人口结构的均衡、释放改革红利和吸引人才红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