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姓氏不分贵贱,人品决定高低”。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姓氏并不能决定他的身份和地位,而是他的品德和能力才能决定他的成就和荣誉。

这句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却有一些姓氏,似乎有着特殊的魔力,能够让他们的后裔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不同地位,都能够发挥出惊人的作用,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甚至改变着中国的历史走向。

这些姓氏中,就有一个姓氏,叫做“吕”。

吕姓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姓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商朝的吕尚,也就是姜子牙,帮助周武王伐纣,建立了周王朝。从此,吕姓就开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和传奇。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四个姓吕的人,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几乎人人皆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姜子牙

姜子牙,又名吕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为诸侯的军事家,也是周朝的奠基者之一。他出生于商朝末年,是一个富有的大地主,喜欢研究兵法和占卜。

他曾经预言过商朝的灭亡和周朝的兴起,但是他的言论被商王纣视为叛逆,被迫逃亡到了西岐。

那里是周文王的封地,周文王是商朝的一个诸侯,他对姜子牙十分敬重,把他当作自己的师傅,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和兵法之术。

姜子牙也以自己的学问和经验帮助他治理西岐,使之成为了商朝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姜子牙的最大贡献是他帮助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姬发继承了他的位份,他决心要反抗商王纣的暴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姬发召集了各地的诸侯,组成了一个反商的联盟,他任命姜子牙为自己的军师。

姜子牙为他制定了战略和战术,最终在牧野一战中,大败商军,俘虏了商王纣,结束了商朝的统治,开启了周朝的时代。

姜子牙的功劳是无人能及的,周武王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吕尚,赐给他吕国,让他成为了一个诸侯,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封地为姓,称为吕姓。

他也因此被后人尊为“八百神仙之首”,他的故事被广泛流传,甚至成为小说《封神演义》的主要角色。

不过,小说中的姜子牙和历史上的姜子牙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希望大家不要将小说当做正史来研究。

二、吕不韦

历史上的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商人,思想家,和文化人。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助嬴政登上了秦国的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嬴政即位后,吕不韦担任相国,对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贡献包括:开疆拓土,攻取韩赵魏的大量城池,使秦国成功分割东方六国为南北部分,为统一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广纳人才,招致天下游士,为秦国蓄积大量人才。他的食客中有不少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如荀况、张仪、李斯等;

加强基础建设,兴建郑国渠等水利工程,促进秦国农业生产;推行文化建设,招攬门客编写《吕氏春秋》,并公布于咸阳门市以彰显其权威性。

《吕氏春秋》是一部包含哲学、史学、政治、道德、天文、地理、农业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内容的百科全书,是战国秦汉之际颇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著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总结了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和经验,在思想上为秦国的统一提供了完整的统治理论和依据。

吕不韦的政治和经济成就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他对秦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他也有一些缺点和错误,如与秦始皇的母亲赵姬通奸,引起嫪毐的叛乱,最终被秦始皇赐死。

他的人生充满了智慧和谋略,权力和欲望,忠诚和背叛,荣耀和悲剧,是一位复杂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三、褒贬不一的吕雉

吕雉字娥姁,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刘邦死后临朝称制八年,对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民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为汉朝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雉刚与刘邦成亲的时候,夫妻还十分恩爱,但随后刘邦在外举事,再也没管过一家老小,还是靠着吕雉才保住了刘家的命。

但刘邦在外得了不少美人姬妾后,便对吕雉再也没了情意。但其实刘邦能打败项羽,最后一统天下,离不开吕雉的帮忙。

在汉朝建立后,吕雉也甚至自己人老珠黄,唯有紧紧握住权力,才能保全自己和儿女的性命。

因此她收起了对刘邦的夫妻之情,尽心尽力地帮助他稳定朝纲,诛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巩固了中央集权。

刘邦死后,吕雉临朝称制,为了稳定大汉的天下,她实行黄老之术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赋税,废除苛法,恢复旧典,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继续了与匈奴的和亲政策,保持了边疆的安定,缓和了汉匈之间的矛盾,为后来的汉武帝开辟西域创造了条件。

吕雉的统治期间,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她的仁政思想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争议但又不可否认的伟大女性。

但实际上在历史上,世人对吕雉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吕雉在执政过程中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例如,虽然为了稳定中央集权,她巧妙地铲除异己势力,从而导致功臣韩信的死亡,但也正是因为她,从而开创了汉代外戚专权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她也大量启用宦官,甚至为众多宦官授予爵位,开展了汉代宦官册封宫廷职务的先例。

值得深思的是,在其享有权势阶段,她更大封亲族为王,几乎差点将刘姓皇室的基业改写为吕姓家族的天下。

这无疑引发了周勃、陈平等大臣的强烈不满,最终他们联手推翻了吕雉,将她贬称为“高皇后”。

事实上,吕雉的统治也被广泛认作为汉朝历史上最为血腥黑暗的时期之一,她的残忍冷酷以及专横跋扈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厌恶乃至反感。
对于吕雉的评价,可以说是错综复杂且颇具争议性。无论是对于其功绩还是过错,都无法轻易做出盖棺定论。

四、吕蒙

吕蒙是东汉末年孙吴名将,他出生于贫寒之家,少年时代未曾读过书,却有着不凡的军事天赋和雄心壮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随姐夫邓当从军,受到孙策的赏识,后来又得到孙权的重用,从一名別部司马逐步晋升为虎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

吕蒙一生戎马,屡建奇功,为孙吴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不仅勇猛善战,而且博学多才,能谋善断,有国士之风。

他在壮年时期,受到孙权的劝导,开始勤奋学习,阅读了各种兵法、史书、经典,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战略眼光。

吕蒙,这位历史长河中的卓越人物,其丰富精彩的军事生涯可大致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首先,身为孙策及孙权身边的得力将领,吕蒙在吴国历经创立并巩固过程中的众多重大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追随孙策讨伐山地民族,与孙权共击黄祖,辅助周瑜、程普合力打败曹操于赤壁。

在这一阶段,吕蒙以敏捷的身手与凶猛的劲头成为众人赞美的焦点。

其次,随着时间推移,吕蒙转为与鲁肃共同主管军队事务,担任孙吴势力的军事统帅。

在此阶段中,吕蒙展现出更为深远的谋略与才智,既擅长兵法运用,亦擅长谋划和策略运用。

其先后提出并策划获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巩固了吴国的西南边境安宁。

同时,吕蒙率先倡议消灭关羽,通过“白衣渡江”策略直达南郡城,进而成功斩杀关羽,一举收复荆州,挫败了刘备的勃勃野心,从而对整个三国局势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时期,吕蒙不但以个人武艺与卓越策略称霸一时,更以仁爱政策与美德形象深入人心,且获得了人们“吴下阿蒙”的亲切称谓,百姓纷纷赞许他的人格魅力。

最后,吕蒙作为孙权身边的亲近重臣,也积极参与处理吴国内政与外交事务。

他在这一阶段中,尽显宽阔胸襟与大气度,不但为战场指挥者,也是优秀的政务家与外交官以及战略制定者。

其频繁与魏、蜀、吴三国名扬四海的贤良大臣——像是司马懿、诸葛亮、陆逊等进行交流互动,既充分显示出他的宏大视野和深远目光,体现出无以伦比的家国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另一方面,他更与孙权紧密交谈关于国事大计的各项建议,并提出“以德服人”、“和睦相处”、“以宽容为治”等先进理念,表现出他对祖国的无比忠诚与深沉厚爱。

在这个阶段里,他不仅在宽阔胸襟与大气度上备受瞩目,同时还因其丰富学术知识与出色才能,跻身于“江南四哲”之列,成为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而吕蒙一生的历程,就像是一幅由平民菜鸟逐渐成长为英勇名将、由匪徒斗志晋升为国士风度、由无所知晓蜕变为博学多才、由贫困潦倒跨入富贵阶层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