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发,秋收冬藏,曾是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在赤峰市林西县新林镇,冬天却是一番热闹景象,大家活跃在工厂车间、养殖园区、田间地头……谱写了一支支“冬忙”增收曲。

“哞哞......”新林镇新合村万头牛养殖园区传来此起彼伏的牛叫声。农闲人不闲,自从新林镇新合村村民安东辉走上养牛致富之路,他的生活中就再也没有“农闲”的概念。每天天不亮,安东辉夫妻俩就要起来拌料、喂牛、清理棚舍。眼下正值隆冬,寒气袭人,但他们的脸上一直挂满笑容。“母牛下母牛,3年5个头,小牛变大牛,再下小牛犊,牛群越壮大,牛圈搁不下……”安东辉自编的顺口溜让养殖区一时间笑声不断,热火朝天的干劲儿驱散了冬日寒气,如此景象在新林镇万头牛养殖园区内随处可见。

新林镇养殖业历史悠久,几乎村村都有养牛传统。近年来,新林镇整合肉牛资源,加大养殖政策扶持,夯实产业基础,优化服务保障,提高规模化水平,目前已建成万头肉牛养殖园区4处,奶牛养殖小区1处,肉牛养殖专业村7个,肉牛存栏量4.4万头。

新林镇紧抓冬闲时光,强化养牛技术服务,有针对性的邀请畜牧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丰富,从养牛场的建设到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饲料配方及配制技术、四季疫病预防和冷配改良技术都有涉及。“新林镇依托品种培优,引领效益提升,通过冷配改良专业技术,降低养殖户育牛成本,提高肉牛收益率”新林镇农机推广中心主任宋立军说。

“以前养的牛品质差,收购商给的价格也低,后来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指导,现在我家的牛品质好,收益提高了。”养牛户尹国春向专家“取经”后受益匪浅。良配改良技术调动了养殖户优化肉牛品种积极性,即使天寒地冻也无法影响乡亲们学习的热情。

走进上升村永盛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制作菌棒的木屑堆起一座座小山,工人们干劲十足,在自动化菌棒流水线上拌料、下线、叉运、出锅、转运……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老人身体不好,孩子要上小学,我们回来正好遇到园区招工,在这里打工没有农闲,收入稳定,我每个月工资最低3500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村民王海军心满意足地说。食用菌产业园区解决了周边村民就业问题,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刚刚投产运行的上升村永盛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引进深圳叶菇鲜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建成出菇棚220栋、发菌棚70栋及冷库、烘干等配套项目,预计年生产菌棒300万棒,年实现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带动50户当地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0人以上,让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出门就进厂”。

“我们每天生产4万菌棒,目前已生产100多万菌棒,现在是菌棒生产的关键时期,要在1月中旬完成菌棒生产,才不会耽误发菌”项目负责人刘平说。园区采用“产业园区+企业+农户”方式,科学经营,规模生产,使全镇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杨玉婷、贾凯雯)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