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蒋经国写了一篇悼念亡父蒋介石的文章。这篇文章宛如一石,击乱了台湾和大陆两汪平静之泉。

因为蒋经国在文中说:“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

众所周知的是,蒋介石的老家在浙江奉化,蒋经国此意明是在悼念亡父,但更深一层却意在缓和大陆与台湾的关系。

虽然大陆和台湾“暂不相容”的姿态是蒋介石的一手铸就,但是台湾人民却永远是中国的同胞。

因此大陆方在捕捉到蒋经国的“求和”之态后,立即委派蒋经国昔日的同窗好友廖承志,给远在台湾的蒋经国写了一封书信。

这是中共的不计前嫌,但是宋美龄却用一封言辞冷漠的回信阻断了两岸统一,也寒了一众爱国人士之心。

那么,中央为何要派廖承志写信,宋美龄又在回信中写了什么内容呢?

同窗好友分道扬镳

1982年7月24日,随行秘书在蒋经国的身上觉察出了一丝异样……“先生,您怎么了?”

蒋经国没有回答,只是没由头地说了一句:“一晃,时间竟过去了这么多年……”

蒋经国

这一切的起源,只是因为蒋经国收到了一封信。写信者是廖承志,也是他在苏联留学时的同窗好友。

1925年10月,蒋经国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不过这却并非是蒋经国的初心为之,而是他被逼迫退学之后的无奈之举。

因为蒋经国参加了1925年的“五卅惨案”游行示威运动,因为思想激进,蒋经国被学校开除,而后转入北平外语补习学校。

蒋经国不觉自己有错,于是再次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学生运动,也由此被监禁两周,为了粉饰太平,为了不再让蒋经国胡作非为,于是在蒋介石的安排之下,蒋经国远赴莫斯科留学。

1930年冬天的莫斯科,志同道合的廖承志和蒋经国结交成为好友,他们在深夜同披一件大衣挑灯夜读。他们是彼此的高山流水,但是深厚的情谊在沉重的现实面前,却只能殊途异归……

因为蒋经国的父亲蒋介石因一己私欲,早已站在了正义的对立面,在中国的国土不断挑唆战事,使得百姓生活不得安宁。

廖仲恺是廖承志的生父,曾与蒋介石同为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因此,廖家与蒋家是有渊源的。

但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去世,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大权纷争。蒋介石野心勃勃,廖仲恺虽无此心,却在权利的纷争之下被暗杀。

没有人承认是谁动的手,廖仲恺的妻子何香凝虽然严重怀疑蒋介石,但没有证据,无法让贼人得到惩罚,两家的关系也因此而疏远。

何香凝

可父母辈的恩仇,何香凝并不愿让后辈牵扯其中,所以在得知廖承志与蒋经国在莫斯科的交往时,何香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