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隆阳区聚焦“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紧盯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目标,在打造“审批最简、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服务环境上取得新突破。

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促服务基础再夯实。隆阳区全面建立健全事项动态管理机制,除场地限制或涉及国家秘密等情形外,依申请行使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进事项清单化管理,明确事项进驻范围,实现33个区直部门审批服务事项100%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受理办理。依托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完善本地化实施要素,并配置、发布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394项、乡级88项、村级41项,完善率100%。全面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梳理编制并公布《隆阳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共纳入29个部门、237项行政许可事项,将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与此同时,全面规范乡镇(街道)行政职权,推进乡镇(街道)明责赋权扩能工作,制定《隆阳区推进乡镇(街道)明责赋权扩能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选取事项、评估赋权、编制清单等7项工作措施及11项具体步骤,按照“一乡镇一清单”模式,编制《隆阳区各乡镇(街道)行政职权目录(2023年版)》,共涉及3471项事项,其中各乡镇(街道)行政职权基本目录1464项、赋予部分区级行政职权目录2007项。

聚焦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促服务功能再完善。隆阳区有效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线上线下同源发布、同步更新、深度融合。按照功能相对集中、方便服务的原则,优化政务服务中心功能布局,强化乡、村两级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培训。统一规范全区政务服务综合性场所名称和标识,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增设综合咨询窗口、“跨省通办”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推动服务前移,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全面满足企业和群众不同办事需求。同时,对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进行全面核查整改,进一步规范服务事项、优化业务流程、明确核心要素,确保发布的办事指南线上线下一致,各项要素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并从行为规范、着装管理、服务制度等9方面细化工作要求,完善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规章制度,明确服务标准,从严约束服务行为。在持续提升业务能力上,分时段、分区域对全区21个乡镇(街道)、所有村(社区)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开展全覆盖政务服务业务培训,并将每周一设为“固定培训日”,为新调岗的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提供一对一、面对面业务讲解,推动业务衔接。

聚焦政务服务便利化建设,促服务效率再提速。隆阳区充分发挥全省政务服务平台支撑作用,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等改革,构建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全面推进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项目,实现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到全区351个村(社区),稳步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打通网上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行一网通办。今年以来,全区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受理办理事项40万余件,区级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2.7%。持续推进事项“自助办”,建成24小时政务服务综合性智能化自助服务大厅,配备自助办理设备21台,并设置自助办理区,配置15台自助办理电脑,工作时间有专人指导,非工作时间刷身份证便可进入大厅自助办理相关事项,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有效推进“省内通办”和“跨省通办”,将全区280项“跨省通办”事项、418项“省内通办”事项纳入“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窗口实行线上线下受理办理。今年以来,线上线下共办理“跨省通办”18193件、“省内通办”47772件。企业和群众“异地办”“就近办”需求得以满足,办事效率显著提升。

聚焦服务方式贴心化转变,促服务品质再升温。隆阳区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拓宽服务渠道,全面构建“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的政务环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业务骨干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争当先锋、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严格落实政务服务中心巡察督查、联席会议、创先争优、志愿服务、考核评价5项制度,持续提升政务中心规范化管理水平。今年,共评选出“党员示范岗”18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58个、模范窗口52个。探索“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工作模式,依托综合咨询导办台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结合业务和群众需求,根据阶段性高频事项,开展预约、延时、帮办等特色志愿服务,同时提供爱心药箱、免费阅读、便民雨伞等“暖心”服务。今年以来,开展预约服务314起、延时服务1093起、免费代办服务15739起。(聂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