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豪华”“品牌”——如果说2022年是比亚迪销量全面崛起的一年,那2023年就是比亚迪趁势冲击高端市场的一年。

为了填满这三个关键词,过去一年,比亚迪发布了旗下首款售价百万的仰望U8、推出了首款硬派越野车型方程豹豹5、售价最贵的纯电车腾势N7上市,以及走出“家用车”舒适圈,发布了猎装SUV宋L。

它们的标签分别属于超豪华、个性化、豪华家用、运动时尚,比亚迪正试图从更多维度打造更多品牌标签。但当我们在年终回看时会发现,已经晋升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比亚迪,在高端市场/豪华市场依然难言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中上市的腾势N7,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的标志性意义登场,但如今正式交付四个多月,每月销量不足2000辆,成为比亚迪在高端市场受挫的又一个注脚。

方程豹豹5最初官方公布预售价“30万元-40万元”,但最后售价低至28万元。

而作为今年比亚迪最重要纯电车型之一的宋L,也在这一年经历了从惊艳到降价的“下坠”。

“最美车型”揭开了比亚迪的软肋

作为比亚迪第一款采用无边框车门的车型,以及极富运动感的猎装造型,宋L在今年上海车展以概念车亮相时,被不少人誉为“比亚迪最美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宋L的定位也说明了它对比亚迪的意义,其预售价22万元-28万元,同时覆盖了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而后两者均是同价位纯电车型“销冠”。其中Model Y今年更是累计销量34.6万辆,成为国内SUV销量第一的车型。

过去一年,上汽智己、非凡F7,小鹏P7、G6等均向特斯拉发起过挑战,但无一例外均被挑落马下。

虽然比亚迪在同价位有汉、唐两款月销量过万的车型,但它们的销售主力都是DM-i车型,纯电车型只有汉EV一款车型能稳定月销一万辆左右,而原本应该直接与Model Y竞争的SUV车型唐EV每月销量徘徊在2000辆左右。作为两家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显然也想挑战特斯拉的固有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15日,预售了一个半月的宋L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18.98万元—24.98万元,比预售价低了3万多元——这是最近几年,比亚迪预售价与正式售价差价最大的一款车型。甚至,放在整个汽车行业,3万元的差价也相当罕见。

虽然今年以来,比亚迪秦、宋、汉、唐等改款车型均较上代降价1万元-2万元,但3万元从未有过,预售价与正式售价差距3万元,同样也是第一次。

降价后的宋L最高售价只有24.98万元,且不说与特斯拉Model Y的价格差距更大,甚至比新款Model 3还低1万元。与其说现在宋L的对手是特斯拉,不如说是自家的宋PLUS EV冠军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6月,宋PLUS EV冠军版上市,售价16.98万元-20.98万元。而如今宋L18.98万元—24.98万元的售价与宋PLUS EV冠军版存在2万元的重合区间。两款车型同属比亚迪e平台3.0,内部智能化与核心三电系统均师出同门。

但同样是20.98万元,宋PLUS EV冠军版的官方续航只有605KM,而宋L则是662KM,且后者的电机功率、扭矩、最高车速、车身尺寸均高于前者。

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除了外观不同(宋PLUS EV冠军版主打家用,宋L主打年轻化和运动),宋PLUS EV冠军版几乎在各个关键配置上,均比晚出生半年的宋L差了一截。如今已经有宋PLUS EV冠军版车主表示被比亚迪狠狠地“背刺”。

在价格战当道的汽车行业,“背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对比亚迪来说,宋L超出预期的主动降级,更意味着“品牌溢价”或许依然是一个遥远的梦。

对手穷追不舍,比亚迪犹疑

事实上,比亚迪的担心早已有所体现。

宋L从10月底开始预售,到12月中旬正式上市,中间相隔一个半月,而比亚迪大部分新车型的间隔期都不长,例如海豹DM-i从预售到正式上市只隔了12天。

在宋L“迟到”的一个半月里,竞争对手的新品正轮番亮相。

11月28日,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S7正式上市。这款车型不仅全系标配800V架构,而且有着正在势头上的华为高阶智驾,甚至连底盘都是华为途灵底盘,可谓“含华量”拉满。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是24.98万元起售,只比宋L的预售价高了2万元。并且相比之下,宋L没有全系800V,也没有高阶智驾,而在华为鸿蒙座舱面前,比亚迪Dlink也难以展现出明显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位“重量级选手”极氪007同样不容小觑,22.99万元的起售价不仅全系标配800V架构、一体式压铸后端铝车身、高通8295芯片,且CLCT工况纯电续航里程最高可达870km,百公里加速时间最高仅2.84秒。与宋L相比,极氪007在关键配置上的硬件参数几乎都优于前者。

而在纯电SUV市场,11月19日上市的2024款非凡R7更加彻底,其18.99万元的起售价较上代直降9万元,顶配车型22.99万元的售价则比老款38.99万元的售价更是直降16万。且70度电池车款的续航里程由老款车型的551KM提升至570KM;90度电池车款的续航里程则由642KM提升至670K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如此猛烈的降价面前,恐怕没有哪个竞争对手敢说高枕无忧。更别说相比之下,宋L没有全系800V架构,没有华为或小鹏级别的高阶智驾,续航也不如这几款车型高,而基础版150KW的电机更是和售价12万元-15万元的比亚迪元一个级别,为数不多的亮点大多是与比亚迪内部车型相对比——正如它“比亚迪最美车型”的称号。

因此,比亚迪的犹疑与宋L超出预期的降价,也就不难理解了。

比亚迪的高端梦还有时间吗?

腾势N7的销量失利与宋L的主动降价表明了一点,即便比亚迪已经稳居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第一,是第二特斯拉的近4倍,但在高端市场,比亚迪依然是个蹒跚学步的学童。

对比亚迪来说,一年时间并不能说明什么,在成为国内汽车销量第一前,它已经蛰伏了近二十年,一场战役的成败不会决定一生的成败。

再者,打造高端品牌本就需要时间和耐心,小米从成立起也长期被认为是“性价比品牌”,最近几年也在全力冲击高端市场,而这个过程中,小米同样遭遇了小米11系列的滑铁卢,直到如今的小米14系列10天卖出140万台,才真正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比亚迪还有仰望U9、海狮、方程豹豹3、豹8等新车型,它们依然可以为冲击高端市场提供丰富的弹药。

可以预见的是,在稳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宝座的情况下,2024年的比亚迪依然会延续高端策略,但他还需要更多的耐心、时间,以及更好的技术、产品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