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春节,本应是中国人除旧布新、新朋团圆之日。

但值此新春之际,杨家最后一人——杨锁,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杨锁是一个四肢健全的年轻人,按理来说不应该活活饿死在家里。

村民们得知他的死讯后,不等警方查明,就纷纷声称他是活活懒死的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锁,1986年出生,是一个河南信阳人。兴许是希望孩子“长命百岁”,让孩子在父母的有生之年都呆在他们身边。父母为他取名杨锁,又上金铺专门给他买了一把长命锁,希望孩子平安成长。

他的出生让杨父杨母如获至宝,对杨锁的宠爱可谓是典型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知道孩子喜欢吃猪油馍,父母每天都给他买两个猪油馍,久而久之也就吃腻了。当杨锁吃腻了猪油馍之后,他又跟母亲说自己想吃鸡腿,父母又马上放下手里的活计,跑去市场给他买鸡腿。

总之,杨家父母就像对待“玉帝”一样把杨锁供奉起来,只要是他有要求父母都会尽力满足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里人也看在眼里,一传二二传三,杨锁就成了村子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名人”。邻居好友经常劝诫杨父杨母不能太惯着孩子了,不让孩子吃苦他们是长不大的。

但杨父杨母显然没放在眼里,仍一意孤行地惯着杨锁。

而上学之后的杨锁以为自己在家里呼风唤雨,在学校也应该如此。

父母不仅每天都得送孩子上下学,中午还要过来给他喂饭,没想到杨锁到了学校依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杨锁更加嚣张跋扈。他给自己取名“杨德龙”,认为自己就像龙一样,想要什么别人就得给什么。

后来,杨锁的老师登门家访。告知杨锁在学校整天在课堂上嬉戏打闹,不服从学校管教,作业也是一点都不写。

老师多次登门劝告杨父杨母好好管教管好孩子,而杨家父母依然我行我素。不仅不理会老师的劝诫,反而因为杨锁说自己不喜欢上学,就帮他办理了退学手续。

就这样,杨锁初中便辍学在家。父母对他的宠爱一如既往,整天待在家里吃吃喝喝,啥事也不干。而杨家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家庭,每天都忙前忙后,临了回家还要照顾儿子的衣食住行,虽然他们自愿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家父母想将杨锁“锁”在他们身边,但自己却先走了。

杨父在杨锁13岁那年,因罹患肝癌病亡。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母亲就必须重新顶起来。亲戚邻居看杨母含辛茹苦,以为杨锁会因为父亲的离世而明白自己应该站出来为家里做些什么,变得成熟些。

但杨锁除了在父亲去世时悲痛了一段时间之外,没有任何的实际改变。不久之后连悲伤的情绪也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为了让儿子吃好穿好,杨母不得不一个人扛起了以前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的活计。

杨父病亡五年以后,杨母也因为身体过度劳累倒下,不久后离开人世。

自此,杨家只剩下时年19岁的杨锁一人。

按理说,成为孤儿的杨锁此时也应该要意识到自己得动起来,想办法养活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也留下了房子、农田,不说让杨锁过上小康生活,最起码的温饱还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他肯学,无论是周围的邻居,抑或是家里的亲戚都是愿意教他的。

但杨锁自打出生以来十九年里,父母不让他受一点苦,不让他干一点活,已经懒惰成性的他哪里肯动起来。

一开始,杨锁在村里到处讨饭吃,村里人见他可怜,便给他一些吃的。而杨锁吃饱之后便跑回家里睡懒觉,等到下次饿得不行了再出来讨饭。

村民看他这样也不是事儿,于是把他带到餐馆,让老板安排他做服务员,也是希望他能够从此学会自力更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这杨锁在餐馆里光看着人家干活,自己是一动不动,还跑去后厨偷吃菜品。老板一气之下,将他赶了出去。

村里人又给他找了份保安的工作,按理说保安对于杨锁而言已经是门槛最低的工作了。

可杨锁在当保安时,父母惯出来的臭脾气显露出来,再加上他又是什么都不愿意学,没过几天又被撵出来了。

村民们见他烂泥扶不上墙,也就由他而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杨锁回到了家中,为了吃饭他一点一点地卖掉家里的东西,直到卖无可卖。

天渐渐冷了,杨锁更是不愿出门。

2009年的春节,杨锁最终活活饿死在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曾经有言:“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杨锁刚出生时,也只是一个四肢健全的正常孩子,但杨父杨母张开双手为他挡下了所有的风雨。而当杨锁独自一人面对风雨时,轻易地就被折断了。

“杀死”一个孩子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溺爱。

切记,教子勿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