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最近基本是在写清库存的文章,主要原因是追了一些在热播剧但比较无感,像《一念关山》和《神隐》都尝试去看了,可能是个人审美的口味原因吧,没能坚持下来。

于是,在补作业的清单里扒拉出这部《拾荒者统治》,共12集,每集大概20多分钟,嗖嗖嗖很快就刷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之前,大概很多人会有疑问——

一部动画片而已,配得上豆瓣9.2这样的高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人说,这部片子里面有很多的设定无法用现有的基础知识来解释,因此存在大量不合理现象。

但在这个纯纯的科幻片背景之下,似乎纠结这些变得特别没劲也毫无意义。只要接受并理解,并从认同的层面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就好,实在没必要去上纲上线,在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上钻牛角尖。

个人观点,

虽然只是一部动画片,但立意和质量真不亚于一些大成本做出来的科幻片。

震撼效果更是难以形容。

叶秋臣是经朋友重点推荐才去看的,因此抱有较高的预期,总体而言确实没让我失望。

每一幕似乎都隐藏着创作者对其赋予的深刻寓意,每种新奇的生物我都希望像Ursula一样去记录并搞懂它们的生存法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无奈自己实在才疏学浅,许多剧情只能略懂一二(尤其是背后的哲学思维),无法将所有内容详细解读出来,便就粗粗谈些笼统的感受吧。

如有与下面表述中不一样的理解,欢迎在评论区里沟通讨论。

拾荒者统治》讲述了一个由于货运飞船因故损坏,其中的幸存者们在陌生星球上努力求存和逃生的故事。

该片最绝的地方,就是构建了一个意料以外的星球生态系统。

通过脑洞大开的方式,创造出了一系列光怪陆离的动植物,它们能够自洽并和谐地共存,且循环往复地代谢和进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人类没有进入这个星球,你不会发现它们的生命轨迹其实也与地球上的一切高度相关。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繁衍生息。

这个评价不论是对原本在这个星球上的生物,还是这些意外闯入的人类,甚至延伸到任何涉及到共存的地方,都是一条铁律。

人类线共有三条,分别是Kamen与小怪兽的关系、Ursula和Sam小分队,以及Azi和Levi的组合。

这些分支的设计,很有意思。

分别代表了人与未知生物体,人与人,人与人工智能。

一开始我以为Kamen与小怪兽之间是单纯的寄生关系,毕竟Kamen呈现的始终是一个受控者的类型,后来发现他俩实际为共生。

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画面,是Kamen在不断找寻猎物给小怪兽食用(典型的弱肉强食),小怪兽逐渐变成了大怪兽。

怪兽通过额头之光和黑色液体令对方产生幻觉,做到对Kamen行为的控制和拿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呢?

小怪兽用嘴里的黑色液体给Kamen提供了情绪价值,需要饭的时候给了食物,需要爱的时候给了老婆,小怪兽自己甚至充当了在其生命中最缺失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数次,你都能在画面里捕捉到小怪兽=Kamen老婆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Kamen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受害方,他从中获取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所以他俩之间的关系是共生。

相互依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片中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怪兽把Kamen吸入体内,一直与其共同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进化体的Levi将其彻底击毁,才令怪兽回到了最初弱小的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那一个回头,其实就是对Kamen的一种不舍。

他俩的关系越往深处想,就越有新的认知。

这个设计,真的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是我们最熟悉的套路。

默契配合,偶尔猜忌,相互成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Ursula和Sam的故事相比之下较为普通,主要是为了给观众展示不同区域的不同生物体而存在。

通过了解不同生物体的特性,两人将许多东西作为了工具来使用,比如能够导电的植物“电线”,能够提供氧气的“面罩”,以及能够飞天的“气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令叶秋臣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一个像小青蛙般的生物体短暂但震撼的一生。

它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然后与这个世界说了拜拜。

如果不是Ursula被吸引了注意力,这段生命短暂到不会有任何人发现。

适者生存,有些生命,仅仅只是昙花一现的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Ursula和Sam遇到了一个同样多年前来到这个星球的人类,会吐黑豆子(某种寄生虫)的老婆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寄生虫会寻求合适的时机萌芽并寻找宿主,具有诞生和繁衍的本能。

曾经是老婆婆的爱人染上了,把寄生虫的黑豆子状卵塞给了老婆婆,老婆婆又塞给了Sam。

Sam也曾经想塞给Ursula,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最终通过理性克制了这一行为。

可他终究还是逃不过寄生虫的控制,最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寄生虫掏空了宿主体内的营养物质,最终将他们的生命夺走。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去看,这种寄生虫寻找宿主的方式,甚至让人恨不起来,因为他们也在像这些飞船幸存者一样。

适者生存。

这只是一种他们渴望生存和繁衍的方式。

另外,过去飞船上的幸存者与这次飞船上的幸存者相遇,最终又留下了Ursula这个人类生命的希望,其实也在表达一种传承感。

一开始,Azi只是把Levi当成好用的机器人,言语上多有苛责,多数是质疑和否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这个星球之后,Levi出现了许多变化,主动藏起了能够开启和修理它的工具扳手,自发寻找自己审美中的世外桃源,懂得隐藏暴露在身体之外的黄色生物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还拥有了独立的思维和触感与痛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器人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

这也是它继续生存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evi的损坏再重生,最棒的设计就是告诉所有人,这个片子里任何的小细节都是有用意的,总会埋下重要的伏笔并等待我们去后面揭晓答案。

在Levi的故事里,同样出现了顽强的生命力,以及繁衍生息的特性。

在一个过去只是机器人的层面上,Levi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生物体”,这个属性转换的设计特别带感。

它的“子子孙孙”们,也在别的地方,与其他的幸存者们上演着不一样的“拾荒者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还在继续。

唯一不变的,是那条铁律。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繁衍生息。

仔细想想,这说的仅仅只是《拾荒者统治》吗?

万事万物,皆是如此。

文/叶秋臣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