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大家都不陌生吧?

一个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最近却因个人言论引发热议——董明珠怒斥“前任”孟羽童。

在格力电器2023届大学生入职仪式中,董明珠又提到了前秘书孟羽童,拿她当负面案例说教:

格力一年入职数千名大学生,但没有一人有这样的机会。备受重视之下,孟羽童在当秘书期间却连个文都写不出来,我不知道是什么秘书。”
“借助我们平台变成一个网红,不能容忍这样的人在格力,所以把她开除了”。

“那有什么用?你不过是今天挣的钱多一点而已,我觉得这形同行尸走肉,有钱又怎么样?钱是一定要有,但不是我们梦想中的追求,而是我们奋斗的结果。钱不是人生梦想,受到人们的尊重才是。”

孟羽童只是一个25岁的女孩而已,都已经从格力离职大半年了,董明珠为何提到她还如此动怒?

她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爱恨纠葛”?究竟是董明珠不仁,还是孟羽童不义?

本文将为大家做一个详尽的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缘起

董明珠,不用介绍,大家就都知道,儿子2岁时丈夫病逝,后来凭自身努力成为全球杰出女性之一,她的一生,坎坷、丰富、成功,无人可及。

孟羽童,河北石家庄人,1998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2017级西班牙语专业本科,辅修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

2021年9月,22岁的孟羽童在一档节目中,由实习生转正成为董明珠的秘书,董明珠发话称:“我希望在我身边把她培养成未来第二个董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孟羽童火遍网络,被贴上了“董明珠接班人”“第二个董明珠”的标签。

董明珠的那番话,或许是真心的,她确实需要培养“接班人”。也可以说是给年轻人的鼓励,是一种压力,甚至可以说画的饼。

当时有好多网友说董明珠是在“炒作”,只是给自己培养一个直播带货的工具罢了。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曾经也说:“这是一场炒作,目的是为了直播带货,孵化自己的网红。”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孟羽童担不起这个职位,孟羽童并不被人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羽童自然也看到了网上对她的议论,所以她特意在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发视频回应,言辞恳切、自信大方,原话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格力做董事长秘书的日子,孟羽童经常活跃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发个人动态,既有工作,也有生活。

可以感受到她的热情和干劲儿,毕竟年轻有朝气。

也可以看出她一开始是真的很认真、努力,甚至可以说把老板画的饼当成了真话。

只是在后来的工作中,她意识到了并不是那么回事,拿着5000元的工资,干着连轴转的工作,心态和认知便发生了变化。

当时外界传言,董明珠给孟羽童开出了百万的年薪,只有12万元为基础薪资,其余则是绩效与销售达标后的效益工资,孟羽童否认道:

“其实我的工资和格力应届大学生的水平是一样的,基本上在五千到一万块钱这个区间内。”

孟羽童还在网上发文说过自己工作的辛苦,“忙碌”一词出现的次数很多。

比如“已经两个月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的周末”“当天工作时长超过21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羽童确实挺忙的,连午休时间都在直播。

这更加坐实了外界的传言,传统企业不好做了,需要转型,需要结合线上搞电商,董明珠需要培养一个自己的大IP,因此才有了孟羽童做秘书。

然而,结果并不是那么的让人满意。

不知是孟羽童的卖货能力太差,还是大家不喜欢格力的产品,格力直播卖货的销量不咋地。

董明珠不但要操心着转型,还要应付着舆论,对于孟羽童为格力直播带货这事,她的回应是:

“她是标准的秘书,她所有的直播活动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比如午饭的一个半小时,那是义务劳动,还是把她当管理者培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对于员工来讲,老板的话,最好还是选择性地听一半吧,认真动感情你就输了。

董明珠在此之前就坦言道:

“明天是属于年轻人的,现在年轻人应该加强职业认知,真正的追梦是中国制造。”

“如果今天有人来接替我,我明天就可以退休,但是我即使退休,格力这两个字也不可能从我思想里消失”。

董明珠说她任人唯贤,不会以亲属为关系,也不以朋友为关系,只看能力。

这样的选拔人才方式,很公平,人人都有机会,人才不会被埋没。

但标准还是得由董明珠说了算,所以真正能得到她认可、信任,并委以重任的人,又能有几个呢?孟羽童又是否符合董明珠的标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变故

2022年5月,孟羽童入职格力还不到一年,就总有人传言“孟羽童被解雇了”,因为直播带货能力差。

2022年8月,格力直播卖货的账号——“明珠雨童精选”,换了头像,她们两人的合照换成了董明珠的单人照,那时账号粉丝数量已经超过了230万。

关于孟羽童不在格力的传言更多了。

2022年11月10日,董明珠和孟羽童同台,在“明珠雨童精选”直播间带货,打破了孟羽童离职的谣言。

孟羽童也出来辟谣,说自己还在打工呢。其实通过“打工”二字,就可以看出孟羽童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很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4月1日,董明珠的直播搭档变成了张琦。

4月7日,董明珠称孟羽童不再担任她的秘书,表示相比于秘书工作,孟羽童更热爱直播工作。

董明珠说:

“因为她很幸运是一眼被我认识了,我是希望能把她培养起来,但她后来觉得自己更喜欢做自己热爱的事情,那我说你先到直播去体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羽童也在社交平台回应,表示自己很享受现在所做的市场营销相关的工作,也是她最开始就感兴趣的领域和职业规划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5月9日,格力直播间和视频号删除了孟羽童的视频,“明珠羽童精选”也已经改名为“格力明珠精选”。

2023年5月10日,格力电器回应了“明珠雨童精选”改为“格力明珠精选”一事:

“孟羽童已离开,不在公司任职。人员流动很正常,感谢外界关心。”

格力公司有员工说,孟羽童不是离职,而是违反纪律被开除,因为经常旷工参加商务活动,接私活,被谈话后仍没有改进。

面对网络热议,5月11日,孟羽童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宣布自己离职,以及后续的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没有说自己是被辞的,而是说:

“我已经从格力顺利毕业了,没必要把这一件事当成消极的事情,它只是我们人生中的某一个阶段的选择而已。”

“我当然知道没有格力的平台,没有董总,我什么都不是。刚毕业,普普通通的学生就来到了格力这么好的平台,有很多成长空间和机会,又受到了很多关注。”

“最重要的是在董明珠身边工作,不光是教会了我怎么去做事,更教会了我怎么去做人。”

“会记得刚入职董总跟我说的话,也会记得刚毕业时22岁那个眼里有光的自己。江湖路远,山高水长,我们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再见。”

孟羽童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离开格力,以及格力和董明珠对她的重要作用,并说下一步要出国读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有细心人士发现孟羽童开了一家公司,时间在她辞职之前,而且跟自媒体有关。

莫非这是她给自己在事业上铺的另一条路?裸辞,是不可能的,就算考研失败,也还有不错的退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缘灭

孟羽童和董明珠分道扬镳,是为缘灭。

孟羽童离开格力和董明珠,董明珠至今仍记恨着孟羽童,究竟是孟羽童有错在先,还是董明珠格局太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羽童在格力任职不到2年,大约600天,时间不长也不短,网上关于她的话题和热度,从未断过。

哪怕是变胖了、变丑了,又在哪里跳舞了,都是大家热议的焦点。

孟羽童的个人账号也收获了百万的粉丝,给她带来了真正的年薪百万,甚至不止百万。

孟羽童“小某书”平台的广告报价,在18~22万每条,光这个平台,一年半的广告收入就能达到400万元。

孟羽童的这波流量和金钱,必须得承认是董明珠成就的,她在格力塑造的“漂亮职场精英人设”,更容易拿到一些大牌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孟羽童也为格力创造了不菲的价值。

格力的直播带货账号“格力明珠精选”,目前(2023.12.20)的粉丝量是297万。

但在2022年下半年,孟羽童还在的时候,粉丝数量就已经超过了230万,是格力官方“某音” 矩阵中粉丝量最多、带货效果最好的一个账号。

账号日渐做起来,格力成功转型,孟羽童却“消失”在了直播间。

这从而又佐证了董明珠的自相矛盾:

孟羽童最初直播带货时,董明珠说那是义务劳动,把她当作管理者培养的;

孟羽童直播成了常态化工作时,又说孟羽童更喜欢直播,是为尊重她;

孟羽童最后淡出直播间了,又说她在市场部轮岗,是为全方位培养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孟羽童似乎是完成了为格力“开疆拓土”的使命,才被淡出了直播间。

有点像最近的董宇辉事件,把东方甄选做起来后,被“去辉化”,被“发配边疆”做“镇远将军”。

不一样的是,是董宇辉成就了东方甄选,孟羽童则是靠着格力这个平台出圈的。

而且,董宇辉在东方甄选兢兢业业,别无二心,被“卸磨杀驴”了,依旧“士为知己者死”,孟羽童则是在格力任职期间,把个人账号做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因此,世人对孟羽童和董明珠之间的纠葛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说,没有格力,孟羽童什么都不是,谁知道她是谁?可她却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

也有人说,董明珠太强势,没人能接得了她的班,孟羽童浙大毕业,月薪5000,干那么多的活,就是在被 P U A,就该走。

各有各的理,也各有各的问题。

董明珠说:

“接班人我是可以选,但能不能做好是ta的职责,不是我,如果我能替代ta的话,那还要选什么选?都是台下的人看台上跳舞的。”
“人才培养是一个笑话,其实是我看中了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人才,由ta自己行为来做决定,选错人了,才是最大的问题。”

那么,对于孟羽童,是不是董明珠选错了人呢?

董明珠的回答又是这样的:

“一个人,她的行为,我不可能看透她的一生,这个是很正常的,如果我用错了人呢,那就是犯错了。”
“也不是用错人,是当时看她选择嘛,她觉得在我身边当秘书不合适,她自己要求去做市场的。”
“每个人人生的道路是自己选的,选错了要自己负责。”
“人生价值观是她自己定的,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决定的,现在很难说五年后是什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女强人,不管怎么说,都是她的对,她永远没有错的时候,很强势。

但若不强势,又怎能在如战场的商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其实董明珠认为,这事就是孟羽童的错,培养她真是白浪费了心血!也因此发出了这么一条言论:

“建议立法对员工跳槽行为收取培训费,下一家单位应该赔偿上一家单位的言论。”

说实话,这种提议,有人赞同吗?

这是把对自己的公平,建立在了对别人的不公平上。

若是该员工跟你签订了不能离职的时间限定,中途却离职了,或是被别的公司挖走了,那员工自己应该出违约金,或者下一家公司应该出“赎身费”。若是没什么必然的联系,那这就是完全不讲道理的流氓“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说董明珠太小气,只能说她的思维太传统,是“老式思维”,受时代影响,跟现代人的思想很难一致,代沟太大了。

董明珠却不认同,她在18日的直播中表示:

“现在的年轻人是什么样?自由散漫?不讲规矩?想干啥干啥、以我自己为中心?那这个社会就没有和谐了,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那是一盘散沙。
我接触的很多年轻人还是有一种情怀,为个人奋斗可能你结果不一定太理想,但心中有大爱,关爱别人,相信未来的世界一定属于这种人。”

这话,格局很高,是成功人士的境界,但是跟现实不太符合。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又如何谈“大爱”?

人各有志,只要是靠自己努力赚钱的人,都是光荣的,董明珠却不以为然。

就像她当年评价北大法学硕士张天一卖米粉那样:书白读了,浪费教育资源。

直到现在,董明珠的想法依旧未变:开了200多个连锁店,对自己来讲是成功的,对国家而言是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孟羽童呢?

董明珠也一样会觉得她去做网红,是种资源的浪费,毕竟被格力培养了那么久,就应该一直干下去。

不仅如此,董明珠还觉得孟羽童做网红,是不合规的、无价值的:

“网红不网红得看人品质,人在格力去外面做广告是不合规的。”
“有人认为自己用一个网红来认为自己有价值,那就是无本之源。”

看来董明珠这次是真的被孟羽童伤到了,心结难以打开。

李国庆再次发出评论,给年轻人留个面子,董明珠这样做太掉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明珠抓着这事不放,确实有点过了。

但孟羽童也确实做得不对,她曾经所说的工作忙,其实忙的并不全是格力的工作,还有自己的网红工作。

她之前在“小某书”上面发布了近20条广告植入视频,都跟格力无关,但她的人设、名气、流量,却跟格力、董明珠有着很大的关系。

打工人兼职本没有错,反而是件励志、值得称赞的事,关键是孟羽童这“兼职”,可不是普通上班族下班跑个外卖那样的,而是利用网络,借了格力、董明珠的势。

所以啊,“大哥别说二哥”,董明珠和孟羽童之间,就是一种互相利用、互利互赢的关系罢了!只不过要看哪一方占的便宜多,大家觉得呢?

辞职前后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写在最后

行文至此,我想到了董宇辉老师说的一段很经典的话。

董宇辉在北京一学校演讲时,被学生提问道,他后来的爆红跟之前的努力有关吗?

董宇辉说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能力决定下限,机会决定上限,得天独厚者需替天行道。”

也就是说,只要你努力、有能力,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想要有很大的成就、突破性的成功,就得看机会了。

而当你得到这个机会,获得了成功,就应该意识到这是老天给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需要用这些资源和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这并不是一种道德绑架,而是一种对成功的深刻理解。

当我们获得了超越常人的资源和机会时,我们就有责任去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责任,也是对成功的一种回应和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