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珠区康鹭片区未来将是这个样子。

拟打造国际时尚创新活力区,预计10年完成全部改造工作

广州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一个面积超110公顷的城中村改造,疏散近一半的人口,打造国际时尚创新活力区。12月20日,《海珠区凤和(康乐村、鹭江村)片区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康鹭片区规划)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提出,要将康鹭片区打造为国际时尚创新活力区,布局“都市智纺+城央科创+活力消费”三大功能。

居住人口将疏散到7万人左右

康鹭片区地处中大纺织商圈,是全国闻名的纺织产业中心。新港路沿线聚集了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意园、文化设施,形成了一条科技创新产业带。

根据规划,康鹭片区改造范围内总用地面积为110.17公顷,总建设面积为377.98万平方米。片区全面改造将采用引进开发企业合作参与改造方式。结合康乐村、鹭江村现状建筑分布、难易程度以及村民意愿等因素确定改造开发时序,按照“民生先行、灵活分片、动态分期”的原则,整个更新改造分为四期,预计10年完成全部改造工作。

片区现状总建筑面积约330万平方米,改造后总建筑面积增加约45万平方米。会议上透露,康乐村、鹭江村共有2856户,户籍人口6664人。但据相关部门统计,现状常住人口约13万人,人口密度很大。为此,居住人口将从13万人疏散到7万人左右。

“时尚提质”“科创导入”双轮驱动

作为广州中心城区的城中村,康鹭片区外来人口集聚、布匹服装加工小作坊众多,亟需通过城中村改造释放存量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腾退转移。规划拟通过近期综合治理、中远期全面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片区人居环境,促进土地集约开发,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价值双跃升。片区拟打造创享智谷公园“尚”城,强调时尚产业、城市生活、自然生态的跨界融合,塑造一个面向未来、灵活多元的生产型产业社区。

“中大布匹市场在全国非常有影响力,不能只做一个常规的旧改规划方案。”市规委会上,有专家说,“广州以落脚城市著称,改造后应该保留一定的低成本空间,为初创企业做支撑,保持该地区的活力。”

新快报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本次规划为康鹭片区设定的发展定位为国际时尚创新活力区,布局“都市智纺+城央科创+活力消费”三大功能。片区重点围绕“时尚提质”与“科创导入”实现双轮驱动,通过数字贸易、设计研发、时尚总部、都市工业推进商圈转型升级,通过打造创新综合楼宇推动产学研落地转化应用。

引导种子企业原地保留升级

规划立足延续中大纺织商圈优势与产业生态的目标,提出“保留部分关键生产环节、分类施策重组企业结构、打造数字供应链平台、品牌集聚设计孵化”四大发展策略,构建都市时尚服装智造基地。引导康鹭片区种子企业原地保留升级,重点导入设计打版、小单快返等可满足产业上楼要求的小规模服装生产环节,通过裙楼布局生产功能+塔楼布局办公功能,实现垂直化空间最大化利用。基于与现状产业协同集中布局、优先安置、避免功能混用、用地条件满足产业上楼垂直布局四大原则,建议选择瑞康路沿线产业地块布局。

其他企业则结合意愿与保留价值,协同海珠区科工商信局五大试点园区及区内村园等产业载体,优先在海珠区域内转移。部分大规模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往广州市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以及清远市等周边区域有序转移。

康鹭片区还将以中大产学研协同为核心,聚焦市场化合作程度较深、与片区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度较高的学科,重点围绕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数字创意三大方向。重点导入孵化器运营机构、初创企业、加速企业、种子独角兽企业等市场主体,引入公共产业平台与科创服务机构,搭建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的科创全链条,打造活力科创社区。

■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