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炉夜话

冬日,户外寒风呼啸梨花飞舞,屋内却炉火冉冉暖意融融,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泡壶热茶或小酌一杯,身心都热热乎乎的,空气里氤氲的全是温柔与沉醉。

灯火之下,大家脸色泛红,漫不经心地吃喝、闲聊,不时碰杯、发出大笑,幸福的感觉就这样一点点漾开。

唐代诗人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留了一盏灯,在满城风雪之夜,只要你,带着酒来,不说万水千山,不说相见恨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晒太阳

古时候,晒太阳有个雅称,叫“负暄”,“冬日负暄”,是被许多人钟爱的美事。

可不是吗,冬天的阳光一点也不晒,打在身上只有些微微的暖,惬意极了,若是有一把舒服的摇椅,再搭块毯子,简直随时可以滑进一个阳光味的梦。

夏丏尊《白马湖之冬》: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

梭罗《瓦尔登湖》:我在躲避冬天之前,先到瓦尔登的东北岸去,在那里,太阳从刚松和石岸上映照过来,成了湖上的一座火炉;此时,我趁机晒晒太阳,暖和暖和,这样做比生火取暖更让我感到愉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一场雪

没有雪的冬天,好像总有点遗憾,看天地白头,是一种浪漫,所以,等一场雪落好像成了对冬天的一种期盼。

有一种欣喜,是在某个冬日的清晨,拉开窗帘,忽地撞见满眼素色。

唐代诗人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余光中《绝色》: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带笑地向我走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一本书

对喜欢书的人来说,任何一个季节都是读书的良辰。

若一定要说冬日读书的优势,大约在于它的素简,干扰较少,心较沉静,于是收获也更出其不意。冬日寂冷,而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温度。

林语堂:读书时,须放开心胸,仰视浮云。或在暮春之夕,与你们的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经;

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人闲坐

在冬天,和家人在一起,共享一盏朦胧而温暖的灯火,共食一桌家常但暖胃的饭菜,就是最大的幸福。

灯光,炉火,热茶,饭菜,亲情,有了这些,就有生活的趣味,就不再惧怕漫天的冰雪与世间的严寒。

朱自清在散文《冬天》有这样的一段描写: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 是“小洋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

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

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丨明清家具之家,图片:网络,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