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以实用的真车真马殉葬的车马殉葬制度是贵族阶级丧葬礼仪之一。古时车子的主体部分都是用木头制成的,为了使关键部位牢固,使用了许多金属构件,这些构件就是车马器

铜銮铃,立在驾辕马匹轭顶与衡上,马车在行进的时候銮铃铛铛作响,起到警示作用,它精美漂亮的外形也有装饰性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节约,马车上的节制约束器,可以起到固定和连接的作用。

贴金铜軎,古代的车辆安装在车厢下的车轴是固定的,车轴的两端装上轮子后,轮外还露出轴头,为了保护轴头,古人就套上了一个直筒状的铜帽,叫做軎。

到了东周末年,真车真马殉葬逐渐被车马冥器取代,铜马就是那个时期的陪葬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展区东周时期的大型车马坑

第二展区是博物馆的重点,这里原址原貌展示了2002-2003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的东周时期的车马陪葬坑,17座车马坑中的2座。在2000 多年的时光流转中,马车的木头和马的骸骨已经矿质石化,与土同色,历史场景犹在眼前。

西区六号是一座马坑,发现时距离地表仅1.2米,坑内有两匹殉葬马,头南尾北。这座殉葬马坑规模小,也没有发现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子驾六车马陪葬坑发现时距离地表2.2-2.7米,坑内有殉葬马70匹,车26辆,这些马头南尾北呈两列纵向摆放,宛如出行场面,车前马匹为2匹、4匹、6匹三个等级,直观体现了东周时期的用车等级制度,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驾六”遗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以实物的形式,揭开了古代天子驾六、驾四的争议, 印证了古文献“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士驾二”记载的正确性。成为21世纪东周考古的重要发现,被誉为“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子驾六”是全国迄今首次发掘的夏、商、周的重要遗存,其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宏大,是独一无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来这个博物馆参观的人少,游客们认为这么小的博物馆30元门票太贵,能来的都是了解的懂行的。”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是一座依托考古发现“天子驾六”,以原址保护展示的大型车马坑为主体,所有文物展品都是在出土原址上进行保护展出的博物馆。

天子驾六博物馆Tips:

地址:洛阳市西工区中州中路226号。

交通:可乘坐地铁1号线至“周王城广场”站下车,或乘坐公交至“王城广场”站下车。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0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