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上旬的大范围偏暖后,2023年12月9日至今,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两波罕见的寒潮连续攻势,导致大部地区气温骤降,部分地区出现了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这两天,一次较强冷空气又补充南下,随着较强冷空气“补刀”,很多地方的寒冷进一步加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大范围严重偏冷持续

比如广东,在连续寒潮和冷空气攻势下,12月21日迎来下半年乃至今年最冷的一天,珠三角和粤西最低只有5-8度、粤北3-5度,粤东普遍低于10度、就连降温困难户汕头也跌到个位数,深圳7.4度还刷新了今年最低气温。而且一到白天云层就覆盖了天空,没有阳光各地升温也十分缓慢,如此一来,随着日平均气温不足10度的情况开始出现,位于郊外的广州国家站很可能在几天内走完流程正式入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2月21日06时继续发布低温黄色预警,预计12月21日08时至24日08时,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及以南大部地区日最低气温或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度以上,其中,内蒙古中部、辽宁、华北、黄淮东部、江淮、江南中东部、华南北部和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偏低7度以上,最低气温0度线将位于贵州南部至华南北部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随着寒潮和冷空气连连南下,很多地方的气温偏低将十分严重,目前低温预警上气温低于7度的严重偏冷区还将扩大到江南、华南的很多地方。近期冷空气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北极涡旋的异常分裂和南下,导致强冷空气不断南下影响我国。北极涡旋是指极地上空的大气涡旋系统,它可以影响全球的气候和天气。当北极涡旋强度增强时,它会将冷空气锁在极地,使得中纬度地区变暖;当北极涡旋弱化或分裂时,它会释放出冷空气,使得中纬度地区变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辽东湾海冰达历史最大

寒潮带来的不仅是气温的下降,与寒潮同时发生的,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渤海辽东湾海域的海冰。据报道,受近期寒潮强冷空气影响,渤海辽东湾海域水温、沿岸气持续下降。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最新信息综合分析,12月20日,辽东湾海上浮冰外缘线达到32海里,分布面积达到6138平方公里,达到了2001年有逐日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大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机构预测,未来几天随着冷空气的持续影响,辽东湾的海冰将继续发展,浮冰外缘线和海冰分布面积,将可能进一步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冰是指海水在低温条件下结成的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敏感的气候指标。海冰的形成和消融会影响海洋的水文、化学和生物过程,也会影响大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进而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海冰的变化还会影响海上交通、渔业、海洋开发等人类活动。因此,监测和预报海冰的变化,对于保障海上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暖冬逆转了?

这场罕见的大范围严重偏冷和海冰达到历史最大,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的网友感叹,今年的冬天真是冷得不像话,暖冬逆转了?有的网友担心,寒冷的天气会不会持续到春节,影响出行和团聚?也的网友则表示,寒冷的天气也有好处,可以杀灭一些病菌和害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次寒潮和海冰并不是暖冬的逆转,而是正常的气候波动。根据气象专家的分析,今年的冬季,我国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整体气温偏高,但也不排除出现阶段性的寒潮过程的可能性。这次寒潮和海冰,是由于北极涡旋的异常分裂和南下所致,是一种短期的天气现象,不代表气候的长期趋势。预计未来几天,随着冷空气的减弱和东移,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气温将逐渐回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