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桑枣中学老教师叶志平在教委的推举下成为了校长。

可升职以后的他却“性情大变”,不再想方设法提高学生成绩,也无心关注学校的发展,他整日漫无目的地在校园游走,成为了大家眼里“不负责任”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无所事事地在校园里工作,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桑枣中学2300名师生无一人伤亡,大家才恍然大悟校长的所有安排,将他从“反面教材”里拉了出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大家会对他产生如此误会?

教育先行者

叶志平生于1953年,是四川绵竹人,他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四川妹子,性格比较火辣,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也比较直接。

在母亲的教育下,叶志平的性格也相对急躁,但他的父亲却是一个慢性子,做事情不慌不忙的。

夫妻俩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同的想法,所以经常出现小吵小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坚定地认为孩子应该接受高等教育,做一个文化人。

因此,他们在当地物色了一个比较权威的私立学校,即使经济困难,他们也咬着牙供孩子上学。

叶志平深知父母的艰辛,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以后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去了。

在下乡的那些年,他一直等待着高考恢复,从未放弃过读书识字,每天除了工作便是待在宿舍看书。

他对下乡的政策非常感兴趣,经常跟着自己的领导学习新的知识,也懂得与人交好。

领导看他如此努力,为人处世很是周到,便想着帮他一把,满足他的愿望,就将叶志平内推到了绵阳师范学校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叶志平来到绵阳师范学校以后格外地努力,每天不是上课就是泡图书馆,几乎很少有个人娱乐时间。

在校期间,他拿到了许多的荣誉,学习成绩一直是专业第一。

不仅如此,他在学习自己专业课的同时,还会去其他的专业旁听,收获颇丰。

经过两年的学习,他的知识储备远远高于同龄人。

叶志平之所以如此努力,是因为他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教师,教书育人。

他希望自己的知识能力出众,能够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

他确实做到了!

毕业以后的他成为了一名农村教师,在当地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教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地方落后,经济匮乏,学校的老师并不多,没办法按照城市里的师资力量进行匹配班级。

他只能按照学校的安排,一个人带多个班级,教多门课程。

可他从未因此放弃过农村教育,依然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

1978年,叶志平被调任到桑枣中学教书,他知道桑枣中学也是一个没有足够师资力量的学校,生活环境同样不好,但他依然没有丝毫的犹豫,在安排好学生以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新的教育之路。

来到桑枣中学以后,他的压力更大了,这里的师资力量更加稀缺,学生数量也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志平一周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他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得担忧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安全。

他发现学校的教学楼由于使用年限过长,建筑横梁已经出现了松松垮垮缝隙,隐约有垮塌的可能。

他担心学生的安全,每天都千叮咛万嘱咐,让学生远离明显有碎裂可能的地方。

为了从根源上杜绝学生受伤,他多次向校长提议,申请国家补助,尽快修缮教学楼,保障学生的安全。

校长也采纳了他的意见,不仅拿到了国家补助,还安排了施工队抢修,新建教学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万万没想到,校长竟然会中饱私囊,克扣国家补助,安排了不负责任的施工队,开始豆腐渣工程。

名义上新建教学楼,实则废物利用,将摇摇欲坠的旧式教学楼拼接组装,外层包装好,以此蒙混过关。

自他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便寝食难安,一直在想办法揭露校长的丑恶嘴脸。

最后,他写信检举了校长的所作所为,保住了学生的学习安全与生命安全。

虽然校长贪污问题解决了,可教学楼建筑问题依然是学生生命安全与否的一座大山,他必须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被理解的逃生技能集训

前任校长倒台以后,1995年,叶志平凭借着优异的教学成绩以及切身实地关心学生得到了教委的关注,也因此成为了桑枣中学的新任校长。

而他上任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修缮教学楼!

他不停地向国家提出申请,希望国家可以拨款帮助学校建设,保障学生的安全。

在他的努力下,国家也分批多次给予拨款!

每当拨款下来以后,叶志平就会拿着钱亲自采购建筑材料,然后亲力亲为修缮教学楼。

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去其他学校交流。

多年以后,他在某中学看到了一次关于地震自然灾害的预防演练,那是他第一次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有了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学校以后,他立刻着手研究。

为了让学生师生有自保的能力,他将所有老师召集了起来,制定了演练计划。

第一次演练定在了课间操的间隙,当学生们都沉浸在课间运动的时候,他果断拉响了警报。

遗憾的是,在场的学生竟无一人作出反应,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疑惑地东张西望。

那一刻,叶志平深感地震预防演练之路,任重而道远!

他拿起话筒,将警报的意义,以及接下来将会开展的地震演练计划做出详细的讲解。

他让所有的老师带着学生回到教室,等待警报响起,然后所有人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操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志平的计划让很多的学生感到不满,大家都不认为地震会突然袭来,也不认可浪费学习时间进行演练的行为。

叶志平当然知道大家的抱怨,可他依然当作没看见,自顾自地安排着接下来的演练计划。

然而结果非常不好,全体师生下楼的时间已经长达两百多秒,如果地震来了,大楼早已经垮塌,他们将会全部被压在废墟之下。

叶志平长叹一口气,宣布解散。

他回到办公室,开始研究如何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大家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思来想去,他决定突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已经事先告诉了全校师生,警报优于一切,一旦警报响起,所有人都得放下手中的事赶到操场。

叶志平便经常在大家聚精会神学习的时候,或者是宿舍休息的时候,抑或是学生放假即将离开的时候拉响警报。

全校师生不得不放下所有的事情跑到操场,他们也越发地不满。

大家都觉得没必要,地震发生是小概率事件,没必要如此严格。

因为叶志平要求全校师生撤退到操场时间不能超过100秒,但凡超过的学生都得受惩罚,所以学生们都怨声载道,非常排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进行演练的同时,叶志平也没有放弃修缮教学楼,他每天都在学校里转悠,看哪里有缝隙,哪里有垮塌,几乎很少在教学楼停留。

他的“怪异”举动也引发了家长们的不满意,大家都不理解他执着于防灾演练的行为,也想不通他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每天在校园里闲逛!

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他已经变了,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成为了一个偷懒的老师。

变得无所事事,不务正业,没有责任心,只有他自己知道,防灾演练究竟是为了什么!

纵然外界充满了贬低的声音,他也依旧没有松懈过防灾演练。

两年时间下来,全校师生的逃生时间已经被压缩到了100秒以内,有了足够的逃生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期,不满意的家长们曾联名举报他,教育局也曾找过他,他都没有妥协放弃。

就这样,他在不理解的声音里生活了许久许久,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大家才恍然大悟!

预防演练的救命之功

2008年5月12日,一场令世界震惊的灾难来到了四川,瞬间打乱四川的安稳生活。

汶川大地震来势汹汹,所到之处哀嚎遍野,尸横遍野。

当日,地震直奔汶川,将高楼大厦全部拆卸,成千上万的百姓顷刻间被深埋废墟。

8级大地震前所未有地出现在汶川,很少有人能及时地反应过来,当地震发生以后,周边的地区立刻发起援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得知这件事,立刻派出了解放军大部队进行营救,可还是有许多百姓错过了最佳的援救时间。

消防队、解放军、急救、公安部队,志愿者等救援力量全部加入了援助队伍,却只能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无法拯救所有被困的百姓。

而桑枣中学却是一个例外!

由于长期接受防灾演练,地震来临之时,全校师生快速作出反应,按照以往的演练顺序,依次逃生。

在这场极其严重的灾难中,他们仅耗费了96秒便成功逃脱。

而那时候的叶志平正在外面学习,没有待在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得知消息以后,立刻抛下手中的事赶到学校。

幸运的是,桑枣中学2300名师生无一人伤亡,而这一切都多亏了叶志平的坚持。

他确定全校师生都安全以后便组织大家加入救援队伍,拯救了不少的被困群众。

不仅如此,他还快速地恢复了学校的教学进度,让学生们成功参加了当年的中考与高考。

学生们也给出了满意的答卷,桑枣中学在未来的十几年时间里一直位居优秀学校榜首。

叶志平骄傲学生们的优秀成绩,更加细致地观察学校的一草一木,避免学生受到伤害。

他曾凭一己之力将学校承重柱加固十几厘米,也曾多次修缮学校横梁,切身实地为学生安全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因为长时间扑在工作上,没有多余的时间休息,身体还是出现了问题。

2011年6月27日,仅有57岁的叶志平突发脑溢血,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噩耗传回学校,全校师生号啕大哭,他们悲伤校长的离去,感恩校长的付出!

当其他人执着于个人利益的时候,他着眼于学生安全;当其他人不理解他的付出时,他仍旧坚持;当其他人保命逃难时,他义无反顾回到灾难中心确保学生安全。

他一直都是一位将学生放在首位,甚至为此愿意放弃自己生命的好老师,却因为局势下的目光短浅承受非议,被人们钉上不负责任的标签。

他以德报怨,以防患于未然拯救了全校师生,这又如何不让人为之钦佩?

他就是“最牛校长”——叶志平!